本專業班導師實行一輪一聘,即一個導師指導一個班級從大一開始直至畢業,如此做的優點是導師工作具有連續性,能更好地增進師生感情和相互信任,導師與學生形成良好的朋輩關係,從而使導師的指導工作更直接有效。
班導師具體工作要求是大一期間,利用大一學生全班集中夜自修(學校規定大一學生要集中夜自修)的有利契機,班導師至少每周一次進入夜自修課堂與學生交流,深入了解和掌握所指導班級的具體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個人特長、知識基礎等方麵的信息,通過講座和個別訪談的方式向學生灌輸專業思想,描繪專業所依托的行業發展趨勢、就業前景和職業發展前景,使大一學生了解專業,熱愛所學專業,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進一步加強學生學風教育。
班導師在大二期間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專業技能學習和實踐,該階段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發掘學生專業特長、興趣和發展潛力,指導他們參加各種專業技能及職業生涯規劃有關的科技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創新能力。
大三期間主要任務是組織好專業綜合大實訓、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工作的實施,確保實踐能力培養效果;鼓勵並指導學生開展創業就業活動或升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深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通過班導師製的實施,生物製藥技術專業的班風有顯著改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在導師的引導下選出的班委有很強的凝聚力,班幹部工作激情高,學生參加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和社團活動積極,學習更加專注,遲到曠課現象明顯減少;學生更“大膽”,在教師麵普遍能敢問敢說。
近三年生物製藥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維持在96%以上,其中升入本科繼續學習的學生人數比例平均超過20%。
實行科研導師製,重點培養科技創新能力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生物製藥技術專業是浙江省特色專業,該專業所屬的生物製藥技術實訓基地是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現有實踐教學場地麵積約1000m2,儀器設備總值超800萬元[6]。實訓車間建有包括育種、消毒/滅菌、種子培養、發酵、預處理、提取分離、精製純化、冷凍幹燥等設備的一條中試規模的生產線。實驗室配置了三套全自動發酵係統、全自動高壓蒸汽滅菌器、熒光定量PCR儀、大容量高速冷凍離心機、蛋白分離純化係統、冷凍幹燥器、凝膠成像係統、超低溫冰箱等大型儀器設備。此外,學校還建有浙江省生物製藥重點實驗室寧波基地和浙江省新藥創製平台寧波中心。這些設施能滿足本專業教師開展科研和技術開發的需要,同時也為科研導師製的實施提供了優越的硬件條件。近三年,生物製藥技術專業教師承擔了省部級科研項目四項、廳局級和校級科研項目十餘項、浙江省新苗人才計劃四項,指導浙江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全國高職高專生物技術技能大賽等省部級學科或專業技能競賽多次,這些項目為科研導師製的實施提供良好的載體。
生物製藥技術專業科研導師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的專業教師擔任,在大二第一學期開學初,由班導師組織,通過學生和導師的雙向選擇,組成多個科研小組,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在項目開展前期,導師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文獻資源庫,了解研究課題的國內外進展情況,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方法,導師及時給予指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導師手把手教學生實驗操作、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及實驗數據的記錄和處理,分析和探討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使學生真正投入到科研活動中,而不是僅僅作為一個為導師打下手的操作人員,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意識。
經過科研導師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研發創新能力和團隊管理能力都得到顯著提高,在參與科研小組的畢業生中,80%以上學生升入省內的本科院校繼續學習。其中,有優秀學生畢業後進入中科院係統的實驗室和市級研究設計院等科研單位工作,直接就業的學生都進入了浙江省知名製藥企業的研發部門或者很快成為車間的技術骨幹。這些職業發展前景良好的學生成為在校學生的榜樣,從而使更多優秀的學生願意積極進入科研小組中,形成良性循環。可見,實施科研導師製是促進生物製藥技術專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升的一個很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