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奐搖頭:“城主不可,唐軍遠來疲兵,已連續作戰幾個月時間,兵馬十分勞頓。白岩城四麵險要,我們又有實力優勢,投降會讓人笑話。再說,大唐軍隊早晚必然撤走,那時候莫之離大人會饒了你嗎?我認為我們應該據城堅守,此時已六月,堅持幾個月唐軍就必然撤退。”
孫代音膽小沒主意,本來已派人聯係唐軍打算投降,但一聽李奐的話覺得有理。唐軍進攻遼東城用了快一個月時間,那他們在冬季來臨前是拿下平壤的,那時候東北還是高句麗王說了算,自己投降那不是危險了。點頭說道:“你說的也有理,那該怎麼辦?”
李奐說道:“城主可向莫支離大人請求增援,烏骨城兵力眾多,如果有兵力增援,我們堅守是沒問題的。”
孫代音說道:“好,那就這麼辦,你組織兵力守城,我向大人求救。”
李績得到李世民的通報,白岩城主已經答應投降,他認為也就是兵臨城下受降,但是到達之後,看到的是城門緊閉,上麵防守嚴密。這讓他當時大怒:“傳令,把白岩城包圍,四麵進攻。”
大軍立即把白岩城包圍,重型投石機開始進攻,李績也想用火攻,但後麵的物資運不上來,唐軍中已沒有桐油可燃物,隻好以長規戰術攻城。
探馬斥候報告:“烏骨城方向有兵力增援,人數大約五千人左右。”
李績知道,如今唐軍已連下七城,除去傷亡的,水軍在攻擊建安,而陸軍以不過五萬多人,再除去駐守各地和運輸物資,能作戰的兵力三萬多人。此時白岩城再增加幾千守軍,必然難以攻下,說道:“契必何力為主將,薛萬徹為副將,阻擋援軍,擊敗他們。”
“是”契必何力是突厥降將,一直對大唐很忠心,也勇敢無畏,當時領兵阻擊增援的高句麗軍。
李世民統領的主力六軍到達,聽說孫代音耍了自己,當時大怒:“傳朕的命令,得城當悉數以人財分賞士兵。”
這一個命令下達,進攻的唐軍當時興奮起來。那誰不想先攻進城裏?後進去可什麼也得不到了,所以四麵進攻的唐軍將士連將軍都親自上陣,向城上進攻。
城裏孫代音又嚇傻了,對李奐說道:“都是你,非要守城,如今援軍失敗,用什麼守城?如此出爾反爾,唐軍一定殺了我們。”
李奐也沒想到唐軍進攻這麼快,而他的增援軍隊如此不堪一擊,一時不知道怎麼說好。孫代音喊到:“快傳令下去,舉白旗投降,派人向唐皇請降。”
李奐也是詭詐之人,他知道這樣出爾反爾,唐皇一定大怒,圍城後說不上會屠城,但作為請降使者卻不一定被殺,連忙說道:“城主,為表示誠意,我親自去。”
孫代音連忙說道:“好,晚上唐軍停止進攻,你就出城,務必請求投降。”
唐軍大營裏,李奐跪在李世民麵前:“大唐皇帝,孫城主受了小人挑撥,又有蓋蘇文大人壓力,所以才對抗唐軍。如今已知道錯了,現來請降,永遠歸附大唐。”
李世民哈哈一笑:“爾等蠻夷小民,現在也知道錯了?那好,你帶著唐旗回去,至於城上,開城讓大軍進城,我可饒了爾等。”
“謝皇上萬歲。”李奐拿著唐旗連忙回去。
李世民傳令:“敵人已投降,朕已應允停止攻城,明日受降。”
李績他們一聽,這是怎麼回事?連忙和張世貴還有張儉他們進來:“皇上,怎麼同意投降了?將士甘昌矢石不顧生死,完全是皇上說已得城內之物賞之,如今同意降納,那可是將士的……。”
李世民說道:“他們即以請降,即為大唐臣民,守城死戰,為其主可謂忠也。朕縱兵劫掠財物,殺妻女,與心何忍?朕不能為之。將士攻城有功者,朕用庫府之財犒賞,算是朕從將軍手贖此一城如何?”
李績無話可說,他不是李彥,無膽量和皇上對著來。雖然心裏不舒服,但還是說道:“皇上仁德,臣遵命。”
李世民用重金賞賜平息部下的不滿,心頭有些恨李彥,他把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將都教壞了。但他認為還是自己的方法正確,如果不優撫這些人,怎能保證遼東平穩?
第二天一早,果然白岩城上樹立起大唐七星龍旗,四門大開孫代音帶領百官出城投降。
李世民下令軍隊駐城外,不可進城擾亂百姓,在臨水河岸邊召見孫代音,這是唐軍進攻遼東以來第一個開城投降的,讓李世民心情很好。
張世貴說道:“皇上,孫代音主動請降,應該給高句麗一個榜樣,讓他們知道,大唐皇帝仁慈,必然感召他們,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所以應重用孫代音,優撫白岩城的人。”
李世民點點頭:“張卿所言極是,朕也覺得一城一城攻占,耗費時間,很難平定高句麗,就聽卿之所言。傳朕旨意,給城中百姓每人賞賜錢物,八十以上賜給錦帛,守城之兵發放糧餉,自行離去,不加追究。孫代音為白岩城刺史,白岩城改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