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2章 血火遼東(二)(1 / 3)

第442章 血火遼東(二)

進攻遼東的戰鬥更加激烈,唐軍將士不畏生死,頑強進攻。李世民每天都親臨前線,有時指揮投石機,用巨石攻城,有時竟然親自催馬前行,引弓搭箭向城上射箭。

雖然李世民的那幾箭什麼問題也不解決,但皇上親臨前線,和士兵一起戰鬥,這極大鼓舞了唐軍的戰鬥意誌,各路總管也清楚,不拿下遼東唐軍就是失敗。

每一天都是在戰鬥中度過,雙方軍隊都表現出極大的毅力。遼東城裏的軍隊總數和進攻的唐軍不相上下,所以,戰鬥膠滯起來,根本停不下來,也攻擊不上去。

李世民的臉上出現焦急神色,難怪隋軍三次止步遼東城,高句麗確實不容易對付。看著前麵的戰鬥,聽著震天的喊殺聲,李世民的思緒飄向了遠方。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在這時候去想李彥幹什麼?不行,不能這樣下去,他仿佛看到李彥那帶有嘲笑的臉。

回頭看到了飄揚的戰旗,看到那一麵旗,李世民心裏就有些不舒服,因為那是一麵七星龍旗,他不得不接受群臣的意見。

李彥既然讓西唐、台灣、呂宋和東南全都使用這種旗,而大唐卻不是,怎麼能確定自己的正統地位?不得已下令傳達聖旨,以這種七星龍旗為大唐的國旗。

長安上空升起了這一麵大唐標致的旗,雖然心裏不舒服,但不能不承認這麵旗幟成為大唐的標致。每天太極宮裏,那一麵旗升起來的時候,確實能振奮人心。

看到這麵旗,李世民想的是什麼時候能讓新漢把他們的五色旗也換上七星龍旗。不得不承認,李世民也開始認為這麵旗飄揚的地方就是大唐領土。可李錦兒根本不管那一套,她有自己的一套東西,國旗、國徽、錢幣、服飾和國體,這讓李世民很無耐。

看著那麵飄動的旗,李世民一震,連忙叫過來程勇:“傳令下去,攻城弩換上火箭。”

侍衛總管程勇是禦林軍將領,一聽命令,立即向進攻的將領下達命令。李世民也是一點點想,看來打仗自己在靈活性上確實不如李彥。如今自己想到這點也很得意,看來朕也不比李彥差。

他一道命令接一道命令下達,很快駐守遼東城的高彬傻眼了。因為從城外飛進來,不再是巨大的弩箭,而是弩箭的前麵帶著很大的棉球,上麵浸滿了油脂,一個個大火球飛進了城裏,立即引起大火。

這還不算,幾個時辰之後,大唐投石機飛進來的不再是石塊,而是瓦罐,裏麵是桐油。這些瓦罐砸在城內城上和城牆,一支火箭就是一大片火海,遼東城裏已然是人群大亂,都在忙著救火。

李績他們一看皇上就是聰明,下令士兵登城,新一輪強攻開始。麵對大火,麵對巨大石砲,高句麗軍隊終於擋不住,前麵的進攻部隊登上城牆,進攻戰隨後變成了巷戰。如果兩下軍隊相交短兵作戰,高句麗軍隊立即看出來不行,很多士兵不是頑抗,而是被圍立即投降。

曆時二十多天的攻城戰終於勝利,唐軍進入遼東城。李世民坐在城裏的大殿上,一臉的得意,這是皇上出的主意,火攻遼東城,當然是馬屁如潮,讓李世民洋洋得意。

如果李彥在這一定狠狠的打擊他一頓,這點辦法一開始就應該想到,用了二十多天,損失好幾千人才想起來,有什麼好得意的?

但李彥不在,別人哪敢,當然都大喝讚歌拍馬屁,弄得李世民十分高興。隨軍的參軍劉永良問道:“皇上,對遼東城裏百姓怎麼辦?”

李世民深思一下:“不要驚擾他們,選擇自願的人遷移關內一部分,其他人安撫下來,給於錢糧,讓他們安居樂業。”

程勇說道:“皇上……”但他把話又停下,李世民說道:“你有什麼意見嗎?”

程勇是侍衛,一般不參與政務。他是騎士團出來的,覺得皇上的做法有些不對,但他不敢說,又停下話語。見李世民問,搖頭說道:“沒有。”

李世民瞪他一眼說道:“有話就說。”

程勇說道:“臣認為應該大把遼東人的盡數遷走以填空地,而這裏應該設置大唐州府縣。”

李世民看看程勇:“又是李彥那一套吧?朕是德加四海,非自願的人豈可強行遷離祖居之地?但你的設置州府還算辦法。傳令,遼東設遼州,安排刺史,駐防遼東城,其他占領的地方分役州府,設遼東大都督府管理。”

程勇可不敢多說,他不過是程家庶出的子弟,皇上沒有責怪還同意設置州縣,也就不再說話。李世民對下麵的群臣說道:“通報定州太子,向長安傳捷報,唐軍收複遼東。在此修整幾日,兵進白岩城。”

白岩城裏城主孫代音臉色蒼白,在地上轉圈,唐軍攻破遼東城,這是從來沒有過的,讓他心驚膽戰。對自己的副將李奐說道:“我們投降吧?唐軍從來都是這樣,隻要我們投降,還能保住位置,他們一撤軍,還不是我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