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距離不近,超出察爾汗王國的地盤,是一個叫多索的部落,不過已經表示臣服察爾汗,並沒有納入察爾汗的管轄,隻是每年向察爾汗上繳貢品。沒有進入察爾汗內部,也就不能算是臣民。
根據單鷹報告,多索部落是兩不得罪,也沒有表示脫離吐穀渾管。對此,執行穩健計劃的李錦兒也不管他們,隻是一心建設自己的內部。
單鷹有些不放心,所以帶了一個連的騎士團二百人,加上柳飛煙的護衛隊一百人,三百多人的隊伍向西而行。
此時已是秋天,高原的秋天也就是幾天時間,也可以說沒有秋天,從夏天直接進入冬季,說冷是非常快的。
這裏已是昆侖山區,遠處的雪峰潔白晶瑩,近處樹木茂密,山下是茫茫草原,枯黃草地和一些碎石鋪成的戈壁灘還是非常壯美的。
錦兒還是原來的習慣,她喜歡坐車,並不習慣騎馬。這樣,三百多人和一輛馬車,連綿了很遠的距離。這還是錦兒第一次離開自己的領地,她最遠也就是巡視察爾汗四個邊城。
看著遠處迷離的雪峰,感覺心情很好。一路上大小部落全出來跪迎女王,沒辦法,雖然有些不服氣,但他們擋不住察爾汗的軍隊。
雖然隻有五千,加上大唐騎士團的八百人,可沒有能和他們對抗的。不想被殺,那就聽話。
不過察爾汗還算不錯,比伏允吐穀渾強多了,相對比吐穀渾收的錢少,再說也不用他們出兵打仗。所以,西海周圍的部落,還是很希望察爾汗能消滅吐穀渾。可女王並不出兵,這些部落也就左右搖擺,誰來了聽誰的。
這次女王出巡,當然是跪迎王駕。錦兒根本沒作停留,也就是見了酋長安撫幾句,第三天的時候到達了木蓮山。
這是不錯的一個地方,算是山清水秀。看著周圍環境,錦兒對譚永壽說道:“這個班先生還真會選地方,環境不錯。”
譚永壽連連點頭,他說出的這個人,可是十分傲慢,萬一得罪女王,一定會怪在自己頭上,所以,隻是點頭答應。
到了木蓮山,原來是一個不大的山村,人口也就有百十人。周圍有農田,此時已是秋天,也算是初冬,農家是沒什麼事做的。
錦兒對單鷹說道:“單將軍,把這裏包圍,但不許傷害任何人。”
單鷹很奇怪,錦兒不是來請人的嗎?怎麼要包圍這裏?難道不同意,就抓回去?但也沒問,而是下令,二百騎士團四個排,把木蓮山包圍。錦兒對柳飛煙說道:“你也留下,我自己進去就行了。”
柳飛煙不放心,錦兒笑笑:“沒事,我也會使劍的。”
柳飛煙知道錦兒已不是一年前,此時恐怕說什麼是什麼,雖然自己不像那些察爾汗大臣一樣,但也不知不覺習慣了聽令。
把侍衛隊留下,錦兒自己一個人下車,漫步進入了小山村。周圍出現這麼多騎兵,刀出鞘,弓上弦的架勢,村民早被驚動,此時都聚集在村中央的廣場上。
這是一個不大的場院,有幾棵大樹,一排茅屋。見錦兒一個女孩進來,都奇怪的看著她,但誰也沒說話。
錦兒掃了一眼這些人,發現他們都是漢人,並沒有本地人。對於西海有不少漢人,錦兒並不奇怪。察爾汗聚攏了好幾萬人,其中也有好幾千漢人,就連她任命的官員,也有漢人。但有水平的沒幾個,大部分是躲避戰亂,逃到這裏的庶民百姓。
錦兒來到那一排茅屋前站住,發現裏麵竟然在學習,能有十幾個孩子坐在那裏,前麵一個能有四十幾歲的人在講課。
錦兒站在外麵,裏麵這個人好像根本沒看見一樣,繼續在那講課。錦兒聽了一會兒,發現他講的竟然是數學,也就很有興趣的聽。
這個先生沒有反應,但那幾個孩子總是向外麵看,但先生也不說。看他在那張黑板上寫的數字,錦兒笑笑,抬步走進去:“先生在使用張微的圓周率,他的並不準確,最準確的應該是祖衝之大師的。”
這個人奇怪的看看錦兒說道:“小娘子也懂這個?”
錦兒笑了:“略知一二。”
這個人說道:“你怎麼知道祖大師的更為準確?”
錦兒拿起一塊石灰,在黑板上寫下了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和三點一四一五九二七說道:“先生,可以計算一下,圓周率是無限循環小數,在這兩個數值的中間。所以說,祖大師的計算是最準的,張微的還是不太精準。”
見李錦兒說的頭頭是道,這個人來了興趣:“那你還會不會別的?”說著,在黑板上畫了幾條線,是幾何圖形。
錦兒看了一下,這太簡單了,自己七八歲的時候,哥哥就教自己了,也就很不客氣的把幾個圖形證明出來。
這個人看了半天,突然跪在錦兒麵前:“先生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錦兒嚇夠嗆,連忙扶他說道:“先生不必如此,這些是小道。”
這個人當時大怒:“此古算之法大於興國,小於立業,算究天下至之明理,奪天地之造化,經江河之變移,怎可為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