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0章 西域風雲(八)(1 / 3)

第320章 西域風雲(八)

用一夏天時間修建的王宮算不上富麗堂皇,但是占地麵積確不小。錦兒沒覺得別的多,就發現土地多。出於長遠的規劃青海城確實不小,這樣的城在這些苦寒之地就顯得很壯觀。雖然和中原的大城相比顯得很寒酸,但也讓整個察爾汗王國歡呼。

看著向自己參拜的這些大臣,錦兒也終於進入自己的角色,完全按著中原王朝設計的禮儀,還是很有氣勢的。隨著地方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錦兒也不得不承認,威嚴和等級是必須的。

因為錦兒規定,察爾汗王國上下現在都在使用漢語,雖然說的很生硬,也和中原口音大不相同,但總算錦兒能聽懂了,不用什麼都聽赫連順他們翻譯。

在跪拜之後,錦兒問道:“赫連尚書,有什麼事嗎?”

赫連順恭敬的說道:“陛下,臣認為,你應該選擇王夫,我們已然定國,但宮中什麼人也沒有,按中原禮儀,沒有王儲是不穩定的。”

錦兒愣住了,怎麼研究這個問題啊?她笑笑說道:“赫連大人,這是我個人的事情,現在我們還不穩定,事情很多,先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赫連順是所有人當中,接受漢文化最快最多的人,也就有了中原人的毛病:“陛下,再有一年冬天,我們就可以西擴,統一整個西海,但你沒有後宮,難免有人覬覦王位,所以,臣請陛下考慮。”

赫連順一這樣說,錦兒的眼前竟然浮現出秦懷玉的形象,心裏有些吃驚,難道自己真的喜歡他?可是,單鷹對自己也不錯。這半年時間,誰都看不出來單鷹帶領的騎士團是大唐軍隊,和察爾汗的軍隊沒什麼區別。對錦兒是言聽計從,真心為察爾汗做事。

身為兵部尚書的巴楞都把單鷹的騎士團第二營當成察爾汗軍隊了。這時他也站在這些大臣中,用眼睛看著錦兒,有些緊張。

錦兒笑了:“赫連尚書,這事讓我考慮一下,還是說別的事吧。”

見女王答應考慮,赫連順不再說什麼。錦兒說道:“赫連尚書,哈查辛侍郎,我說讓你們推薦人才的事怎麼樣了?可有人才?”

赫連順搖搖頭,他們確實缺人,草原人大部分不識字,雖然錦兒一再要求學習,可不是短時間能行的。農業局的譚永壽說道:“臣知道一個人,此人很有才能,是前隋的臣子,因不滿大唐而躲到這裏,不知道能不能請動他。”

錦兒很感興趣的說道:“什麼人?他不想當官嗎?”

譚永壽是不多的漢人之一,因為很了解墾田,所以被任命為農業局局長,負責察爾汗的農業事務。連忙說道:“雖說這人有才能,但為人很孤傲,住在昆侖山木蓮峰,叫班傑。據說他是漢臣班超的後人,一直在西域,不知道為什麼隱居在昆侖山。”

錦兒震動一下,李彥的信裏說,讓錦兒不要眼光太淺,隻看到眼前西海這一點地方。這裏的土地很少,不利於養活太多的人,如果發展太快,會威脅到大唐,李世民也不會放心。讓她向西擴,設法占領西域各國,那裏是當年西漢、東漢控製的西域都護府,物產豐富,有廣大的墾區,那才是適合發展的地方。

其實李彥也沒說實話,既然錦兒自立為王了,那就不能讓她在青海發展,那裏畢竟是大唐的疆土。雖然千年後還不知道什麼樣,但李彥也不想把中國弄得四分五裂。如果有機會控製新疆,向北向西都能控製中亞和西亞,特別是印度、孟加拉灣。那樣中國的西北也會有海洋出口。

有千年的見識,沒理由不提前準備。雖然知道人的壽命也不過幾十年,今後千年怎麼變化還不知道呢,但是做一步算一步

有一點李彥清楚,進入現代社會國家的地理概念,領土爭端上確定是誰的,就看誰控製的時間長短,從民族文化上來確定領土的主權。所以,他才給李世民出主意,在大唐控製的地方立界碑,千百年後,就會發現這些地方都是大唐的領土。

有這個考慮,當然給錦兒指示,讓她向西擴,最終進入新疆。不過,這時候那些地方叫西域,也不是後世那麼小的西域。按著此時的概念,從玉門關、陽關開始,一直到裏海,都是西域。

要是將來這些地方都是中國,那土地麵積超過蘇聯,更超過元朝,想想就很激動。

可李世民的不信任,讓他困在長安,隻好把希望寄托在錦兒身上。

錦兒對哥哥的每一句話都記著,聽到班傑這個名字,哪能不動心。別說他有才能,就衝他家世代經營西域,也要想辦法把他請來。

哥哥給自己講三國演義,劉豫州三顧茅廬的事,自己也不會比劉皇叔差。後來錦兒查了三國誌,但上麵沒有這些記載,什麼火燒赤壁,草船借箭,那都是哥哥編的。李彥很無恥的把羅貫忠的功勞剽竊到自己頭上。

雖然是編的,但也說明一個問題。點頭說道:“準備一下,明天和我去拜訪這位先生,希望他能為察爾汗出力。”

對此,赫連順不以為然,自恃清高的漢人都這樣。不過女王發話,他隻好答應。第二天一早,錦兒帶上赫連順、譚永壽和單鷹、柳飛煙還有一百多侍衛,出發前往木蓮峰,去請班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