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文解字》“示”部字分類及其解釋(1 / 3)

《說文解字》“示”部字分類及其解釋

前沿探索

作者:張卓霖

摘要:本文從中國傳統文化本位的立場出發,對《說文》“示”部字重新分類並廣引其它相關諸部字,從本位文化的語境中去理解它們。以期接近它們的本意,並體會到中華文化中不同於西方宗教文化的特質,及其中蘊含的智慧。

關鍵詞:說文解字;“示”部字

一、引言

在論述本文之前有一個前提必須澄清。《說文解字》是許慎對他之前漢字的一次總集,這眾多的漢字必然是在造字原則通行後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由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類群的人所共同創造,其造字思想也必是混雜與不斷變化的。

所以即算通過形訓聲訓等等手段對《說文》中的字意有了清晰的掌握,也不能據此推測全體古人就是怎麼怎麼樣,因為我們很難精確考證字背後的造字思想是哪個朝代的,哪個地區的,哪一類人的。

然而,現下學術界對於《說文》的解釋都以這些字就可代表全體上古思想,這就必然會導致無視許多字造字思想上的矛盾。本文筆者對“示”部字的解釋,便是依據這個基本前提出發的。

二、“示”部字分類

《說文解字·示部》(以下稱《說文·示部》) 徐鉉本注明六十字,重文十三字,新附四字。實際上《說文·示部》共六十三字。事實上還有一“示”部字並未列入“示”部,而列在“鬼”部,那就是“鬼”的古文。

筆者加此字及新附4字共68字,忽略重文,從中國文化本位出發進行了重新分類。有些字可以同時劃入幾類的也不做勉強,同時劃入這幾類。《說文·示部》按語義大體可以分為如下十類,即:

形上描述類5字、通達形上心行類7字、祭祀方式類14字、祭祀態度類2字、祭祀目的類16字、祭祀人物器物類3字、祖先祭祀類9字、天神祭祀類7字、自然祭祀類4字、其他類2字。

下麵對此十類依次解說。

(一)形上描述類5字:示、神、祇、祕、

以往的分類都將此類命名為神祇類,筆者將其命名為形上描述類是有深意的,在筆者看來,“示、神、祇、祕”並非一般認為的古人對自然畏懼崇拜而想象出的人格神,這幾個字體現的都是抽象的形上概念。

“社”才是具象化的一個人格神。“一”字在六書中屬“指事”,有時代指數字或一物,但在“示”“天”等字中指代形而上的道。《說文》言:“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雖片麵強調了“一”的形上意,但在許多相關字中它的確是此意。請看證明。

《說文》小徐本在對“帝”字的解釋說:

古文諸丄字皆從一,篆文皆從二。二,古文上字。□言示辰龍,童、音、章皆從古文丄。

“古文諸丄字皆從一”,這也就是說在古文中,“上”字和“一”字有莫大的關係,在一些情況下可以互用。古文“示”寫作,正是抽象形而上垂象人間之形。其上麵的一橫即是“上”,也是“一”,均代表抽象的形上概念。

同時,“示”也是對形而上的一種描述。

《說文》言:

示 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從示。

“天”在傳統的理解中便是物理之天。但《說文》對“天”的解釋是:

顛也,至高無上。

“天”“顛”聲訓,音同意近。這明顯的是一種形上概念。

另外,從“神”一字也可得到力證。“神”也就是“申”,《說文》曰:

[申]神也,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

特別要注意的是,“申”的古文寫法是(鳳凰版《說文解字注》)(鳳凰版《說文解字》),與“玄”的古文寫法是完全相同的。

段玉裁對“玄”字做如下疏證:

[玄]幽遠也。《老子》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高注《淮南子》曰。天也。聖經不言玄妙。至僞尚書乃有玄德升聞之語。象幽。謂也。小則隱。而覆之也。幽遠之意。胡涓切。十二部。黑而有赤色者爲玄。此別一義也。凡染、一入謂之縓。再入謂之赬。三入謂之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

而朱與玄周禮、爾雅無明文。鄭注儀禮曰。朱則四入與。注周禮曰。玄色者、在緅緇之閒。其六入者與。按纁染以黑則爲緅。緅、漢時今文禮作爵。言如爵頭色也。許書作纔。纔旣微黑。又染則更黑。而赤尚隱隱可見也。故曰黑而有赤色。至七入則赤不見矣。緇與玄通偁。故禮家謂緇布衣爲玄端。凡玄之屬皆從玄。①

從上我們可以知道“玄”即是“神”,描述的是“神”幽遠小隱不可思議的性狀。這和中華文化中的悟道之書所說的完全相符。

正如《詩經·大雅·文王》所說: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周易·係辭》:

陰陽不測之謂神。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