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物流業發展問題及對策探討(1 / 3)

我國物流業發展問題及對策探討

物流貿易

作者:曹偉平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流業總體規模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局麵,服務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但由於物流行業在我國仍處於新興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仍然偏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提升經濟增長質量的障礙。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物流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為我國物流業的健康科學發展提出了相關的對策探討。

關鍵詞:物流業;發展問題;對策

物流行業的建設是推動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言,物流業就是血液。隻有物流業獲得了發展,我國的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和效益才能得到提升。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行政管理體製的改革,基礎設施的投入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我國的物流業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

1、我國物流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隨著物流產業的不斷推進,物流產業逐漸對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能力。一些學者從區域經濟以及產業集群的角度來研究我國物流的發展。特別是在政府調整區域經濟政策的背景下,物流產業的發展有了巨大的改變[1]。物流行業已從原先的由一個占據主導地位的大型國有企業的行業轉變為由許多民營和外資物流供應商所組成的行業[2]。所有的這些變化都在影響著物流業的規模、結構以及水平。同時,為了提高區域物流係統在供應鏈全球化環境下的能力,吸引更多的投資,每個地區也都開始了物流業基礎設施的修建。

但是,繁榮的背後,也隱藏著物流危機。物流效率低下、物流的成本的居高不下,都是隨之產生的問題[3]。下麵分析一下我國物流業所存在的問題。

1.1物流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

我國的整體物流業的發展現狀為東部發展良好,西部發展落後。中國西部占中國陸地總麵積的56%,但地理位置偏僻,生態環境脆弱,工業強度低,經濟不發達。同時,物流基礎設施落後,雖然隨著經濟的逐漸發展,擁有了較為密集的交通運輸渠道,但是和經濟發展的東部和東部沿海地區相比,交通模式依舊處於落後狀態,差距也逐年擴大。作為區域物流產業主體的物流企業有很多的問題。如資金短缺,服務模式單一,操作模式缺乏靈活性,缺乏對物流服務的理解,物流人才的短缺等等。從本質上來講,這都是由於物流業的經濟水平發展落後所產生的問題。

1.2物流配送成本高

隨著網絡營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的交易數量導致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物流的需要也在提高。物流企業是否可以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得到發展,在很大程度下取決於保持較高的物流控製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然而,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協會發布的數據中發現,全國物流成本年均3.9萬億元,尤其是運輸成本每年都在上升。因此可以看出,物流配送成本的上升已經成為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

1.3物流基礎設施差

物流基礎設施是指為了完成多種物流業務或者單一物流業務,保證物流功能可以順利進行的一個統稱或組織。

物流基礎設施貫穿於整體物流供應鏈,它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機場和網絡通信基礎設施。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還衍生了交通係統,倉儲設施,信息平台以及貨物裝卸等設備。雖然近幾年來,國家對於物流基礎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總體來說,中國的物流基礎設施仍然相對落後。特別是分列在各個環節的物流基礎設施缺乏必要的協調與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