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研究(1 / 3)

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研究

財政金融

作者:楊柳明

摘要: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互聯網不止影響著人們的交流方式,同時對傳統銀行業也有著不小的影響。例如,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新型互聯網金融模式,給傳統銀行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本文主要介紹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和功能、與傳統銀行業務的差別、對傳統銀行的影響,探究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傳統銀行模式融合的方向。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模式;傳統銀行業

從古時候用於通信的飛鴿傳書,到後來的電話,信息傳遞速度越來越快,方式也越發新穎,互聯網的出現更是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大大的便利。互聯網金融產業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在人們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引入了許多不同種類的商業模式。新型商業模式的引進,彌補了傳統銀行的局限性,為傳統銀行業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同時對我國部分企業資金的疏導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曆史還比較短,還存在部分弊端,因此,應立足於實際情況,以發展的眼光對問題來進行化解。

一、互聯網金融模式概述

互聯網已有一段時間的發展曆史,互聯網金融模式是建立在互聯網發展背景之下的互聯網的信息技術與金融領域的金融資本的融合促進。互聯網金融模式是區別於傳統銀行間接模式與資本市場直接模式的新型模式,具備信息量大、成本低廉和效率較高的特點。

(一)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優勢

1、減緩金融排斥

金融排斥是客戶與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或者金融產品等金融產物之間的排斥,表現為部分客戶難以接觸或者使用相關金融產物。在除互聯網金融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之下,傳統銀行難以滿足部分客戶的期望,而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極大的減緩了金融排斥,使更多客戶的期望得以滿足。

2、交易信息相對對稱

互聯網金融模式方便了信息的傳遞,也促進了各企業之間的生意往來。傳統金融模式下,信息的搜尋需要花費較長時間和較大成本,且搜尋而來的信息過於片麵。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也為信息傳遞貢獻了力量,企業的相關信息會被收錄在相關網站,且所配有的信用評估等級很好地約束了企業。

3、資源配置便捷

企業或個人的生意等的往來實質上是物質或錢財的交換,有交換需求的人不在少數,然而大部分交換均是在中介途徑下完成的,效果並不理想。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就像是一道超強的中介鏈條,以更方便、準確的方式鏈接了各個企業的商業往來。

(二)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功能

1、平台功能

互聯網金融模式具有強大的平台功能,企業可利用這個平台展示、銷售相關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客戶可通過此平台購買金融產品或參與相關金融活動。無論是企業或客戶,都享有互聯網金融模式高效、便捷的服務。

2、融資功能

互聯網金融模式強大的信息儲存有利於企業的融資。每一企業都可通過互聯網了解其他企業的相關信息,可以尋求到合理的管理、分散風險的方式,從而使資源配置效率得以優化,有利於企業的融資。

3、支付功能

互聯網金融模式背景下,如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漸受追捧,這是因為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據2014年證券時報報道,我國已有200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獲得相關業務許可資質,來自第三方支付的數額早已突破數十萬億元。

4、搜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