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銀行拓展高校市場(1 / 2)

銀行拓展高校市場

財政金融

作者:張瓊丹 張海超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體製的逐漸完善及其在產權上的適度鬆綁,導致了激烈的銀行競爭,從而,金融市場也被多元化的競爭主體所廣泛開拓。近年來,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可持續發展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理所當然的也受到了廣大金融主體親睞,這也歸功於銀行的廣泛拓展及高校市場的獨特優勢。本文通過分析銀行在高校市場的業務現狀、合作優勢的展開、合作關係的介紹等,揭示了銀行在高校拓展中的局限並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銀行;高校;合作

隨著高等教育的社會需求日益增長,擴大高校招生規模,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國家政策規定的重要條款之一。最近國家又出台了一係列教育改革措施:高校的擴招以及助學貸款等政策,目的在於增加教育消費的同時,拉動整體社會需求和國家經濟的增長。這也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一個難得的機遇,因此,商業銀行紛紛將觸角伸向各高校,建立銀校合作關係。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一直被視為義務或福利事業,自然也就沒有商業利潤可言,而我國商業銀行又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其目的的,因此,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高校市場一直無人問津。但隨著教育產業化政策的製定、完善及逐步落實,高等院校也希望通過與銀行的合作獲得一係列金融支持,增加其教育經費投入的渠道,促進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與此同時,高等院校也是一個龐大的資金供給者,銀校聯合成為大勢所趨。

一、銀行拓展高校市場的現狀

商業銀行主要有三大支柱業務: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及中間業務。目前,銀行在高校業務有:代收學生學費、發放獎學金、助學金、學生補助、教職工工資、教育儲蓄及信貸等,主要以收取手續費或折扣等形式來賺取微薄的利潤。然而,目前就我國商業銀行的總體狀況來說,其主體業務仍停留在傳統的資產及負債業務上。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在高校教育市場的競爭尚未達到白日化階段。但高校市場有其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大多數高等院校全國範圍內的招生,其生源散播全國各地,而學生生活費及學費主要是通過銀行這一中介獲取,僅這一項業務就能使銀行利潤頗豐。

二、高等院校需要銀行的金融支持

近年來,隨著教育產業化的提出和政策的落實,高校的逐年擴招,使其明顯感到僅靠自身的資金積累遠遠不夠。首先,高校需要銀行提供的流動資金來滿足其短期資金需求,主要用於解決其在優秀師資的引進、相關設施的增加,專業書籍的添置以及材料購買等方麵投入的需求;其次,需要銀行提供項目貸款來完善高校的教學條件,主要用於高校在教學樓、圖書館、校園改造、教職工及學生公寓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麵的巨大需求。第三,高校也需要基金啟動項目,需要助學貸款為貧困的學生提供資金支持,也需要創業基金貸款為渴望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資金援助等等,這就使銀校合作成為大勢所趨。

三、銀行與高校的合作優勢

1、合作群體的優越性。

高校市場的消費主體有兩類:一是高校教職工,其工作穩定且收入可觀,消費主要受社會環境的影響;二是在校學生,其人數眾多,暫無穩定經濟收入,然而,高等教育的熏陶使其普遍素質偏高,均具有將強的消費意識和品牌意識,他們是未來的棟梁,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

2、合作的高穩定性

高等院校相對於一般企業而言,其經營具有較高的穩定性。隨著經濟的飛速增長,國民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攀升,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強,這都使得高校不斷擴招,學費逐年提高。與此同時,高校享受國家政策支持,且且不易受到經濟的波動和幹擾,故銀校合作穩定性較高。

3、合作的高成長性

吸引銀行進入高校發展最強有力的誘惑在於高校的成長性,一方麵高校具有源源不斷的政策及技術支持;另一方麵其培養的學生群體都將成為未來消費的中堅力量,各商業銀行為在校生提供的服務質量將直接關係到他們今後的消費。今天在高校受到的金融啟蒙,很可能使其明天成為銀行最忠實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