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辦這些事是要花錢的。毛致用又說:“村集體還是要有點收入,有了錢,村幹部就好當了。困難戶、五保戶都可以照顧,幹部工資也有了著落。過去辦集體經濟的老辦法行不通。現在看來,村集體經濟要搞承包製,落實到人,就會越辦越好。”
毛致用認為,農村的基本問題是要“有人管事,有錢辦事”。
“現在,這些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他說,“比較普遍和突出的問題是沒錢辦事。”他早些年下決心幫村裏辦養豬場,現在村集體把豬場交給外地老板經營,每年可收租金15萬元。
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後,當地鄉村幹部常來向毛致用討教。他推托不了,便給鎮黨委書記寫了一封信,談了他的一些想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特別是土地承包經營的自主權;二是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要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
為讓故鄉百姓盡快過上小康日子,毛致用不但獻計獻策,還親力親為。2012年,他不僅親自參與西衝村國土整理項目的規劃設計,還到現場監督施工。鎮裏引進兩個企業項目,被征用山地的村民有想法,跑到他那裏反映情況。他了解實情後,耐心做工作,最終兩個廠辦起來了,不僅解決了300多名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還使村民有了不菲的收入分紅。
“做人做事,都不能小心眼”
回鄉後,毛致用很少離開家門。“西衝好啊,我哪兒也不去了。’
退休以後,不少地方請他去看一看,他一概回絕。湖南各地每年都要辦不少節會,大都想請他出山,說要是有這麼個德高望重的老領導在台上坐著,不僅有麵子,更有福氣。但他總是推托,偶爾在外露個麵,也實非己願,隻是礙於情麵。
“地球少了誰都照樣轉,”毛致用說,“做人做事,不能小心眼,那樣於事業無補,也有損身體健康。新陳代謝是自然規律,在進退去留這個問題上,尤其不能小心眼。”
上世紀80年代末,毛致用從湖南去江西,做了11年的省委書記和人大主任。吳官正當年任省長。“我們配合得很好。哥倆好就是團結搞得好,沒有小心眼。”
這是毛致用從政50多年的經驗之談。他還說:“一個人的進步,除了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別人的幫助。”直到現在,毛致用還感激一個人。此人叫李惠林,當時是在毛致用家鄉主持土改工作的鄉黨委書記。李惠林還是他的入黨介紹人。
那是1951年,毛致用22歲。他畢竟念完了高小,算是有點文化,李惠林便找他去做秘書。“當時我不願去,他就找了另一個人,但那人文化程度不高,幹不下去,隻得再次把我要了去。為此,他還在我們家住了3天。就這樣,我到鄉裏當了秘書。”
不久,毛致用就從鄉裏調到區公所,任財糧幹事。因家裏是下中農,成分好,一年後,他就轉了正,入了黨,並調到嶽陽地委組織部當上了組織幹事,不久又被安排到嶽陽縣擔任副書記。1973年,44歲的他成了湖南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
李惠林後來從湘潭地區總工會主席位置上退了休,如今身體仍然不錯。這些年,毛致用每年都要去湘潭看望他老人家。
“小屋三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50年的陳釀,是美酒;50年的金婚,是美滿。毛致用與老伴易銀秋1948年結婚,至今已近70個春秋。
回故裏後,老朋友黃永玉送來一幅畫,上麵畫著一個老頭,躺在一張竹椅上,悠閑得意地搖著扇子;不遠處,一個老婆婆正端著盆子,往地麵撒穀子喂雞。畫的右上方題有:“小屋三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致用仁弟如今有此境界矣。”
惟妙惟肖的畫麵,風趣幽默的語言,活脫脫道出了毛致用與老伴幸福的晚年生活。毛致用把黃永玉的畫掛在堂屋的牆壁上。在角色轉換、環境改變後,生活如此怡然自得,這讓所有去過西衝的人打心眼裏羨慕。
退出領導崗位的他,對社會公益事業仍十分熱心,常常掏錢救濟他人。盡管如此,老兩口的生活卻十分節儉。衣服壞了,補了再穿;飯菜剩了,熱了再吃。他對兒女的要求也很嚴格。長子毛敘保,即便已是湖南省商務廳廳長,也不敢破了老頭子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