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鄧力群和鄧小平:一場“姓資還是姓社”的激烈交鋒(1 / 2)

鄧力群和鄧小平:一場“姓資還是姓社”的激烈交鋒

高端看點

鄧力群在改革開放中雖被認為保守,但在“文革”中,鄧力群曾保護過鄧小平,甚至是第一個指出反對“兩個凡是”的人。可是後來,他與鄧小平在理論和政見上產生了分歧,愈演愈烈,就在鄧小平南方談話前一刻,鄧力群還曾撰文《重提姓社姓資》……

鄧力群在“文革”中幫了鄧小平

鄧力群在改革開放中雖被認為保守,但在“文革”中乃至改革初期,有著反“左”的另一麵,突出表現就是在政治運動中力保鄧小平。1975年,鄧力群按鄧小平的授意,主持寫了一篇大文章《論全黨全國各項工作的總綱》。後來“批鄧”時,這篇文章被“四人幫”打成“三株大毒草”之一,說這是鄧小平反“文革”的宣言書,因而追查這篇文章的來龍去脈。麵對政治高壓,不少人都戰戰兢兢了,但是,鄧力群出麵承攬一切責任,他當著清查人員的麵,在原稿的題目上畫一個圈,一條直線劃下來,簽上鄧力群的名字,並說:這篇文章是我主持搞的,每句話,每個標點,都由我負責,上麵沒有布置,具體參加工作的同誌也沒有責任。鄧小平後來說: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一個半人頂住了,半個劉仰嶠(社科院秘書長),一個鄧力群。王震同誌也曾多次和很多人說,鄧力群在“文革”期間、“反擊右傾翻案風”中保了鄧小平,沒有上推下卸。

“文革”後鄧力群幫助小平同誌反對“兩個凡是”,提供一定的理論輔助。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的社論提出“兩個凡是”,鄧力群看了之後很快就找到了王震。鄧力群對王震說,這“兩個凡是”裏麵的問題大了,依照“兩個凡是”,鄧小平就不能出來工作,也不應出來工作。

沒過幾天,王震就在國防工辦的一個會議上,公開地說,有一個社論,講“兩個凡是”,據說是一個理論家主持和定稿的,然後王震就批了一通,還點名批了李鑫。接著王震找鄧小平反映。後來,鄧小平說:首先提出反對“兩個凡是”的是鄧力群。

從上述幾件事情來看,鄧力群可以稱之為鄧小平的“患難之交”,可是從1980年代中後期開始,鄧力群逐漸與鄧小平在理論和政見上產生了分歧。

針鋒相對

1990年2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時任中宣部長王忍之的長文《關於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這是第一篇提出問一問姓“社”姓“資”的重頭文章,文中提出一個日後引起激烈爭議的著名議題:“推行資本主義化的改革,還是推行社會主義改革?”此後,不斷有媒體對這個問題發出疑惑之聲。

北京《當代思潮》1990年第1期發表《用四項基本原則指導和規範改革開放》。文章說:“私營經濟和個體經濟……如果任其自由發展,就會衝擊社會主義經濟。”10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長文《牢固樹立社會主義信念》。文章說:“資產階級自由化……集中攻擊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專政、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社會主義公有製、計劃經濟,以及道德倫理方麵的集體主義,竭力美化資本主義。”

1991年初,鄧小平來到上海,發表了上海談話。2月15日,《解放日報》頭版發表淩河執筆的評論《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署名皇甫平。文章說,要“突破任何一種僵滯的思維方式的束縛”,“敢冒風險,敢為天下先,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3月2日,《解放日報》發表施芝鴻執筆的一篇評論《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也署名皇甫平。這篇文章把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