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是陰山山脈的一部分,而狼山北地河套地區的西邊的山脈屬於狼山餘脈,河套地區東邊則是一望無際的荒原。
敵特的馬隊被北地大漠的狼群驅趕,往東是荒原無路可逃,往南進入狼山會再次進入狼山雪穀,必死無疑,於是本能地選擇朝著西邊狼山餘脈奔逃過來,那樣方有一線生機。
但是,這樣的奔逃選擇恰恰被河套區的巨狼狼群所發現,它們跟灰毛斜眼狼爭搶,一起進攻張遠祚的人群久攻不下,此刻惱羞成怒,焦躁難耐,嗜血的獠牙正無處安放,恰恰北麵來了一群大餐,天賜良機,豈能放過,於是它們順勢掩殺過去。
敵特的馬隊後有追兵,又前逢餓虎,倉皇無計,別無選擇,在靠近河套狼群的時候紛紛舉起俄製衝鋒槍掃射,射速極快,狼群很快被掃出一道豁口,馬隊趁機鑽了進來,不消一會功夫,敵特的馬隊就已經來到河套西邊。
他們似乎看見了張遠祚帶著的落魄的三十來人的解放軍士兵,還有憤怒的獒犬阿爾斯楞,以及奇跡般逃出生天的那名受傷的外蒙人。於是,敵特馬隊不在西行,靠在了另一處山坳附近,離張遠祚他們遠遠的站定,一邊與從後麵掩殺過來的狼群對峙著,一邊轉頭看看同樣被困於此而且比他們更為落魄的解放軍們。
眨眼間,北地大漠的狼群已經掩殺到跟前,與河套地區的巨狼狼群,灰毛斜眼狼群連成一大片,借著山勢將張遠祚他們和外蒙的敵特馬隊圍攏起來。
北地大漠的狼群好不容易將敵特馬隊這些獵物趕到絕境,按耐不住內心的嗜殺欲望,紛紛開始進攻,敵特馬隊則用衝鋒槍掃射。頓時間,十幾杆俄製衝鋒槍火光並天,狼群哀嚎遍野,屍橫無數,就像張遠祚他們遇到狼群攻擊一樣,北地大漠的狼群同樣不懼死,義無反顧地撲咬衝撞,這種陣勢大大刺激了河套地區的灰毛斜眼狼和巨狼狼群,他們又跟著重新開始發起進攻,撲咬它們眼裏能看見的任何活著的人類,於是張遠祚他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生命搏擊和戰鬥。
又不知道戰鬥了多久,隨著遠處傳來的幾聲狼嚎,狼群的進攻開始變的慢了下來,漸漸地,狼群退守在了外圍。人類則困在這山腳下,就像架在案板上的牛羊一樣等著被宰殺。
張遠祚他們都太疲倦了,靠著山壁,圍成半圓,一邊警戒著狼群,一邊瞭望著不遠處同樣被逼到絕境的這夥敵特。
沒人知道該怎麼做,大家就這麼等待著,觀望著。那邊的敵特同樣警覺地觀望著這裏的追兵,可以想象他們心裏也同樣的矛盾。
這個時候一邊是凶悍的狼群,一邊是精疲力盡,無處可逃的人類,對狼群來說,它們無所謂人類的種族國家,好壞良莠,高矮肥瘦,被圍住的這些站立著的生物就是它們活生生的獵物,是美味可口的大餐,吃誰都一樣,先吃誰也都一樣。
他們對人類的爭鬥毫無興趣,大自然設計出來的這些掠食者無論任何時候都在做著它們最合乎自然和生存邏輯的事情,在選擇問題上它們精準的不會出現絲毫偏差,令人稱奇。
它們進攻人類,是為了生存,彼此撕咬進攻同樣是為了分享更多的食物。為了種族的生存延續,它們彼此搶奪,但也攜手共戰,在大自然的殘酷環境下,死亡對它們沒有了半點威懾力,畏懼和膽怯已經不複存在,個別的犧牲,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整體思考選擇的能力是人類目前所無法企及的,人類的個體私欲,貪婪導致幾乎根本不可能做到那樣的整體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