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校企合作下產品設計教育中的節約意識培養(2 / 2)

3.校企合作優勢互補中,產品節約設計意識的強化

校企合作教育形式的開展可引導學生投身社會實踐,深入企業,將所學與所用相結合,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改正,提高節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這要求高校要加強與企業的聯係和交流,同時企業也要將市場需要及發展趨勢傳導給高校。[1]通過各類培訓、競賽、實習或就業等合作交流活動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多元化發展,使得產品節約設計意識能更加多樣化地進入實際應用中,如采用學校引進企業模式可解決企業場地不足,學校實習、實訓設備不足等問題,達到資源共享,產、學、研多贏;而工學交替合作模式可使勞動和教學相結合;校企互動式模式能在校企雙方的互聘中,使學生提高專業技能,並為企業生產創造有價值的產品;而訂單式合作模式實現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等。校企合作可用節約競賽項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並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全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助於學生帶著“如何節約”的實際問題去學習和思考,達到創新節約的教育目的。[2]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在產品節約設計上的特點就是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從理論上講,校企雙方不僅有硬件和軟件的合作優勢,更有對人才需求的共同預期,這是合作的前提條件和基礎。這兩種不同環境和資源對人才節約意識培養有互補作用,但優勢互補在另一方麵也可看做是校企合作創新間的博弈問題,屬於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問題,存在各方滿意的最優安排的均衡。[3]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實踐教學建設項目批準了20個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以幫助產品創新走向更為穩固的建設創新。[4]如宜華木業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啟動戰略合作計劃,企業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高校依托宜華木業雄厚的生產與研發實力,以自身師資力量、教學與科研優勢,建立以實踐教學為主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平台。

(二)節約觀對產品設計教育的製衡

由於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模式的多樣化,推動產品設計教育能將二者的優勢互補,以最佳融合狀態取長補短,讓節約意識成為每個設計者的自覺行為。這既需要學校有責任地培養潛在節約型設計師,又需要企業規劃好節約型產品生產中的軟硬件,共同圍繞節約創新這一明確的目的,做出具有獨特創意而又迎合市場的節約型設計產品。因此,校企合作在產品設計節約創新上可考慮以下幾個平衡點:

首先,校企教育在節約價值觀培養差異上的平衡。學校將前人在產品節約方麵的成果有選擇性地吸收,加以總結,為我所用,在繼承中傳遞。企業中設計人員依據市場來感悟實踐成果,機動地繼承節約要領,雙方的交融平衡可使節約意識培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推陳出新,找到最佳節約設計方案。其次,用戶與企業間在產品需求差異上的節約平衡。由於二者對於產品認知的出發點不同,企業對產品的開發力度與用戶的期望存在差距,造成雙方節約意識內容上有一定距離。但不論怎樣,以人為本的市場導向要顧及雙方節約認知中交集部分的平衡。此外,還有產品的物質與精神屬性間對節約需求差異的平衡、節約型產品在長期與短期功效上的平衡、產品顯性節約與隱性節約狀態間的平衡等。

結語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校企合作創新教育的新機製,要以校、企、政府、民眾的“多贏”為目標,通過培養高素質綜合型的產品創新設計人才來帶動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有序展開,也需要以產品的節約型設計,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從而優化各方有限資源,並在節約循環的經濟體製中將產品設計活動組織成更為合理的良性創新發展模式。

(注:本文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資助研究項目《湖南省校企合作深化複合型創新設計人才基地建設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湘教通[2012]401號;湖南省科學教育規劃課題《湖南高職環境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JK012CZJ088)

參考文獻:

[1]胡振亞,鄭淳天,張瑞.校企合作技術創新係統協同發展分析[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

[2]李青,丁聖利.淺析校企合作下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中國電力教育,2013(4).

[3]楊東升,卞慰萱,張永安.校企合作創新方式選擇的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2008(10).

[4]湖南省2012年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立項名單(湘教通[2012]434號).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