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打造墨江咖啡莊園經濟的思考(1 / 3)

關於打造墨江咖啡莊園經濟的思考

地方經濟

作者:庾琨

摘要:建設墨江咖啡莊園,具有地理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土壤氣候適宜種植咖啡、咖啡種植初具規模、出產世界頂級咖啡、發展氛圍良好等有利條件,也存在基礎設施落後、田間管理薄弱、加工環節滯後、沒有龍頭企業、總體投入不足等製約因素,通過科學的功能定位設計建設內容和建設模式,可以建成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咖啡莊園,做強做大咖啡產業,促進咖農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

關鍵詞:咖啡資源;打造;莊園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3-0-02

莊園經濟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有效載體。利用當地品質卓越的咖啡產品,傾力打造咖啡莊園經濟,有利於做大做強咖啡產業,促進咖農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

一、建設咖啡莊園的有利條件

1.地理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南部,普洱市東北部,地處北緯22°51′-23°59′、東經101°08′-102°04′之間,北回歸線從墨江縣城中間穿過,國道213線和楚猛公路在縣城交彙,國際大通道昆曼高速公路穿城而過,是西雙版納和普洱市多數縣(區)通往省會的必經之路,素有普洱門戶之稱。縣域南北長136公裏,東西寬76公裏,轄區麵積5312平方公裏。距離省會昆明273公裏、普洱市思茅區176公裏,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2.土壤氣候適宜種植咖啡

墨江土地多為酸性土壤,共有7個土類,17個亞類,48個土屬,66個土種。土層厚度在80厘米以上,肥力中等,土壤有機質1.1-5.83%,土壤酸堿度為PH值5-5.5之間。有北熱帶和南亞熱帶熱區土地麵積2794.54平方公裏,占總麵積的52.6%。其中,赤紅壤、紫色赤紅壤、黃色赤紅壤、磚紅壤、水稻土、衝積土等土壤都適宜咖啡種植。

3.咖啡種植初具規模

墨江縣咖啡生產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2012年末有咖啡園麵積8.6萬畝,組建咖啡專業合作社10個,涉及15個鄉(鎮)124個 村(社區),959個村民小組,11023戶 3.4萬人。主要品種有:S288、PT、7963、P3、P4、CCCA25等。現有19個咖啡基地,11個脫皮加工廠,咖啡基地麵積8050畝,加工廠年加工能力1500噸,其中代表性企業為北標咖啡公司,在通關鎮、雅邑鄉咖啡主產區建有脫皮加工廠4個,目前公司在縣城工業園區投資400多萬元,建設墨江縣咖啡中心加工廠、咖啡中心交易市場和咖啡技術培訓基地。2012年全縣咖啡產量2167噸,產值3575萬元。

4.墨江出產世界頂級咖啡

墨江咖啡生長環境良好,質量上乘。北標咖啡公司生產的咖啡豆通過“水洗分級、兩極發酵”等加工工藝生產的產品曆年被雀巢公司杯品師評為一級精品咖啡。2013年5月22~26日,普洱市舉行首屆咖啡生豆大賽。此次全市首屆咖啡生豆大賽,邀請了美國咖啡精品協會、歐洲咖啡精品協會、CBC咖啡培訓學校等機構,國際著名咖啡品鑒師為評委,對29個參賽樣品衝煮出來的咖啡進行杯測,有5支達到80分以上精品咖啡的標準,獲得SCAA精品咖啡認證。其中,墨江晶工精品咖啡莊園和寧洱縣黎照福堂咖啡公司選送的生豆樣品得到82分,獲得並列第一名;寧洱凰關咖啡場選送的生豆樣品得到81分,獲得第二名;金營咖啡場和金樹咖啡有限責任公司選送的生豆樣品得到80分,獲得並列第三名。這充分證明普洱咖啡內在品質被包括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在內的國際咖啡組織認可,墨江咖啡又是普洱咖啡中的佼佼者。

5.發展氛圍良好

雲南省實施“橋頭堡”戰略以來,普洱市被省政府列為全省咖啡產業的重點州市之一,墨江作為普洱咖啡的主產區,擔負著時代賦予的曆史重任,同時能得到國家及省、市有力的政策、資金傾斜與支持,加快咖啡產業發展由此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墨江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咖啡產業建設,成立了墨江縣咖啡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了縣咖啡生產辦公室,每年安排專項經費,做到有人幹事,有錢辦事。製定了《墨江縣咖啡產業發展規劃》,采取有力措施確保規劃目標的實現。國內外對優質咖啡的需求不斷增加,咖啡市場行情看好,群眾積極性高漲,發展咖啡莊園經濟氛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