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企校繼續教育合作現存問題及應對措施(2 / 2)

我國政府應當不同的國家借鑒校企合作法律法規建設製度經驗的吸取,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建立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校企合作製度。隻有通過正確的政策與製度的引導,通過合理的法律法規的規範,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行為才能更加規範。與此同時,還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優惠政策,鼓勵我國的相關行業與現代化企業與高職院校進行合作,為現代化技術人才培養提供基礎。政府更要鼓勵企業安排業務水平較高的工作人員擔任學生的實踐指導老師,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在繼續教育中得到提高。

2.打造校企合作的有效平台

每一個地方政府應當重視起校企合作事件,從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出發,為完善經濟結構,建立一個合理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平台。政府應當安排一些工作人員組織校企合作的工作組,使之成為校企合作的重要交流平台,解決組織障礙問題。更要對校企之間的資源進行互通有無與優化配置,考慮到雙方的利益問題。另外,在企業與行業、學校之間要建立一個教育規劃小組,針對當代社會的企業發展需求與人才需求,對教育規劃進行有效的調整。在填街塞巷內容與課程設置等方麵與企業靠近。隻有學校與企業的利益都得到滿足,高職院校的企校繼續教育合作關係才能成功地建立,促進當代學生技術水平的提高。

3.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合作模式

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合作,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解決學生的實踐工作問題,使學生在實踐當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快速進行提高。這就需要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要進行協作與協調,利用各自的優勢,在滿足個人發展的基礎之上,更多地奉獻學生。學校可以利用自己的人力資源優勢,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生產實踐優勢,打造一個學生的實習基地,就企業的需求進行技術與產品的研發。這樣的產學研一體的合作模式不僅可以將二者的利益關係進行最好的平衡,還可以為學生進行技術實踐提供一個專用的場所。加強產學研一體合作模式是實現高職院校與現代化企業合作的重要方法,對於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有重要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社會經濟與文明的發展,而企業進行生產與運營的目的也是如此。本著二者共同的發展目的,筆者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問題出發,闡述幾點解決合作問題的方法。希望二者解決好利益關係,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培養人才為主要目的,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促進當代高職院校學生技術能力與業務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彭莉莉.高職教育校企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滄桑,2010(10).

[2]田銳.淺論高職院校建立校企聯動機製的必要性[J].時代人物,2007(11).

[3]袁紹成.國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高職表演專業的啟示[J].藝海,2011(04).

[4]李曉兵,翟錚.高職院校教師資源配置有待優化[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