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下的中國貨幣政策思考(2 / 2)

從當前國內的內外均衡來看,我國當前執行的緊縮貨幣政策同美國所執行的兩款寬鬆的貨幣政策完全相反,這就會造成一些負麵影響:首先會容易造成熱錢的流入,導致中國外部失衡的加重,而且會導致國內通貨膨脹的惡化,使金融風險提升。熱錢效應屬於中國進行宏觀調控的難點所在,同樣是國際社會上的一個敏感問題。人民幣同美元等幾種主要貨幣之間有著非常明顯的利差,並且隨著最近的幾次加息操作,就會使熱錢套利的空間被無限放大,這就必定會導致投機炒作的加劇,形成對金融風險控製的不利影響,特別是樓市、人民幣以及股市的泡沫風險。再者,會使人民幣升值,對美元的彙率提高,對貿易出口形成不利影響。人民幣相對於美元的升值對中國商品外銷所造成的負麵影響已經逐漸顯現出來,2013年8月份我國商品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8%,但是與市場的平均的預期值相比,低2.9個百分點,與7月份的增幅相比低6.7個百分比。

從對總量的調控來說,需要把貨幣政策當成是穩定的手段,而不是調節過度通脹以及遠離經濟衰退的工具,從當前中國貨幣及信貸總量方麵最大的不確定性是外彙占款數量的提高。所以,從對總量進行控製的角度考慮,貨幣政策需要采用總量對衝的方法,在短期性的具有投機性質的資金進入的時候,通過對衝方法使之不會在中國實體經濟中肆意的泛濫,盡可能的降低異常流動資金對我國經濟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本次全球經濟危機中的重要特點就是在較長的時間內,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美國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作為一種以生產為主要特征的經濟體,將會在較長時間內對中國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國為了應對這種情況,需要對貨幣政策進行一係列的調整,使之與自身的經濟發展相適應。在未來的發展中,不能一直執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要把中性的貨幣政策調整方案作為我國未來貨幣政策調整的方向,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證券、信貸市場,使之真正成為我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

參考文獻:

[1] 郭利.淺析中國當前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J].華章,2012(25).

[2]張國慶.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局限性及中國的應對策略[J].江西社會科學,2012(11).

[3]李會雲.美國推行Q3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J].商,2012(11).

[4]本·伯南克,康以同.美聯儲的信貸放鬆政策及其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J].中國金融,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