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中即有“惟快不破”的說法,也有“以巧破千斤”和“一力降十會”的相互矛盾的說法,這其實也是武功特性在相互克製,說的簡單些,水火相遇,就看是水多還是火大了。惟快不破,問題是你的快能對對手造成多大的傷害,如果你一秒鍾之內擊中對手十拳而對手卻毫發無傷,對手花了十秒鍾將你一拳擊倒,惟快不破也隻能是個笑話,這個階段的高手,不會輕易出手,一但出的往往一擊致命,所擊打的部位時機都是對手無法解救。
李小龍的境界,無疑是頂尖高手才具備的,而獨創的截拳道,更讓他成為武學一代宗師,可惜現在這樣的人太少了。當國人津津樂道於我們百花齊放,門派眾多,源遠流長的時候,單就武術的真正意義,也就是它的競技能力,卻在飛快的倒退著,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學習武術學了半天,腦子裏還是一團漿糊,拳理不通,拳法不明啊,同樣的東西,所謂空手道跆拳道這類,在武學行家眼裏,不過是國術的基本動作組成的,但經過係統規範的整理,卻讓初學者練起來清清楚楚,頭腦清晰了,自己對自己的進步可以看在眼裏,自然興趣大增,單純論競技,論腳功,未必踢得過泰拳,論拳法。未必打得過拳擊,論摔法,未必摔得過柔道,至於所謂踢、打、摔、拿中的拿法,早就失傳了十之八九,僅剩的一些反關節術對擅長生理學解剖學的西人來講,也毫不稀奇。
對武術來說,這真的是災難。
李正回到北京後,和領導們該見的都見了一下,當然商議了許多國事,不一一細表,後文自有體現,李正在京期間,北京體育場舉辦了幾次中外武術對抗賽,還進行了全國性的直播,做為一個修行者,對這類的對抗難免會有些興趣,李正和李蘭以及大海跑去看了幾場,大海一身勇力,看的興高采烈、手舞足蹈,李蘭則看得昏昏欲睡。每次被大海的叫好聲驚擾了既將到來的甜夢時,便使出女性必備的絕技之一“九陰白骨爪”狠狠的把大海教訓一番,而李正這個真正的大行家卻是看得一臉苦笑,搖頭不己。
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