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對中國武術抱有幻想的人,隻要看了這種對抗賽基本上可以洗洗睡了。按李小龍的境界,這些人的功夫也就介乎第一種和第二種之間,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大比分上幾場爭鬥都是中國選手獲勝,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中國選手幾乎隻剩下“抱腿摔”等非常有限的幾種摔法來對付對手了,取勝完全是因為對手對規則沒有吃透。而且老外們心目中的武術實在不是這種摟腿抱腰的東西。真正說起來,老外們使出來的東西反倒更接近普通大眾心中中的武術,包括中國大眾。而中國選手則更接近自由式摔交。一旦放棄了摔法,中國選手立刻全麵處於下風。甚至有一位中國選手出腿猛攻之時,一腳踢空把自己摔了個跟頭,惹的現場觀眾笑聲一片。
老外們輸的實在冤枉,也輸的並不服氣,在他們心目中,摔法在武術中跡近賴皮。這種對抗賽越多,武術在老外們心目中的地位就越低,整天喊著要讓武術走向世界的人可以洗洗睡了。要末你用老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打敗他們,要末你用最科學最係統的方法對武術加以整理,讓人家一看就懂,一練就明,老外們自然會接受。看不懂你在幹什麼,怎麼接受你?又有多少人心裏明白,老外們多麼希望通過這種對抗賽打破中國功夫的神話,取下中國人頭上功夫的光環?長此以往,功夫將不在是中國人的代名詞,這個代名詞的消失,意味著隻剩下“大辮子,小馬褂和小腳女人”來代表中國人的傳統形象了。
武術現在提倡的是以武健身,本來就脫離了武術的本意,真要論健身,武術的健身性和趣味性不見得比羽毛球差,既然怕習武者擾亂社會治安,幹脆把武術取締算了,也省得“俠以武亂禁”。
武術沒落還有一個原因,練武人的出路在哪裏?窮文富武,練武十年,花費比讀書十年要大的多,添置各類器械和必備藥物絕對是一大筆開支。讀書十年,也許可以找一份相對體麵的工作,練武十年,難道是為了當一個保安嗎?或者是現在接近黑社會的保鏢呢?以武揚名的人有幾個呢?李連傑的幸運會降臨到幾個人的頭上呢?和李連傑同時期的武林健將還有幾個為人所知呢?於是,父母對孩子說:練武?練武能練飽肚子?
李正如果不是剛滿周歲就被龍真人抱走,生活在將軍之家的他,也許現在也就是京城*的一員罷了。從小到大,練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已經成了他的本能,在他的眼裏,練功和吃飯喝水一樣正常,甚至比吃飯喝水要重要的多。武術是修行者的一種對自己的肉體進行強化的手段,是修行的基本功和輔助手段。讓任何一個李正這種級別的修行者來看這種比賽,也隻能是搖頭苦笑,歎息不已。
武俠小說最迷人的地方,莫過於主人公突然誤服靈藥,或者絕處逢生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得到奇遇,從此一步登天,或富甲天下或眾美歸心,或天下無敵,這迎合了普通人不勞而獲的惰性心理,武俠小說就紅遍天下,連金大俠也沒有脫離這個範疇。玄幻小說更絕,從檔次上要比武俠小說高的多。但有奇遇,不但富甲天下眾美歸心天下無敵,而且還會成仙成佛成妖成魔成一切能想到的東西,即而縱橫九界無敵宇宙。兩者的區別是成年人並不相信玄幻世界的故事,於是,武俠小說成了成年人的童話。玄幻小說並不是現代人發明的,象《搜神記》《西遊記》《封神榜》包括《聊齋》都應該是玄幻的前輩作品。隻是現在的有些玄幻真的太玄幻了,玄幻小說隻好成了旁門左道,為大多數成年人或自以為成年的人所笑,不屑一顧。作為網絡上最大的玄幻小說平台,起點享受了巨大的聲譽和龐大的讀者群,但並沒有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反倒官氣越來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