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有位書友今天在QQ上提到“龍嘯九天”的這套功法的問題,下麵一到二章會著重這方麵一些。這一到二章裏會刊出龍嘯九天的一天一步的具體練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煉,可以在書評區或QQ裏大家探討一下。
已故武術名家,截拳道的創始人,同時也是影視巨星的李小龍有一句名言:在我學武之前,一拳不過是一拳,一腳不過是一腳罷了;在我學武之後,一拳不再是一拳,一腳也不再是一腳了;然而到了現在,對我而言,一拳仍舊是一拳,一腳也不過是一腳罷了。
李小龍的這句話:基本上講出了練武的三個境界:一、未習武的人相鬥,手腳亂打,毫無章法,實力相差懸殊的,不過是一個打人一個挨打罷了,談不上相鬥。實力差相仿佛的,一番打鬥下來,往往雙方都是鼻青臉腫,狼狽不堪。就算打勝了對手,往往也不明所以。二、習武之後,這才明白,武術中的一拳是極有講究的。練武的人出拳,很少有真正拳拳到肉的實拳,一拳擊出之前往往會有一些輔助性的動作——也就是人們說的虛招——來保證這一拳的功效。每一個動作都有它的目的性,一拳擊出可能是為了下麵一腳,也可能由虛變實一擊致敵。這就是一拳不再是一拳的本意。這個階段的人動手是非常好看的,往往打的花團錦簇,具有極強的觀賞性。不管勝敗,雙方都心裏明白勝在何處,敗在哪裏。這個階段的人,基本上可以達到常人眼中武林高手的程度了。三、練到這個階段的人,用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來形容一下的話,也就是到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境界,可以稱為頂尖高手。用武術二字的話,這個階段的術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武。用武功二字的話,武字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功。這個階段的人動手是非常無聊的,往往站在那裏,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了半天,剛一交手,勝負已分。
寫到這裏,想起一件趣事:當年美國的拳王拳森複出,在第一場比賽中,泰森一開場就用*般的打擊摧毀了對手的抵抗,僅僅用時數十秒鍾,對手就扔出了白毛巾舉手投降。當時有人把這幾十秒鍾和泰森本場拳賽的收入做了換算,得出的結論是泰森賺錢的速度比印鈔機快,這些錢當然是那些觀眾奉獻出來的,幾十秒的一邊倒的比賽讓花了大價錢的觀眾大為不滿,很多觀眾賽後聚集在一起,強烈的要求退票。
當然這場比賽和李小龍講的第三種境界無關,充其量是“大人打小孩的一場鬧劇罷了。但如果讓美國觀眾甚至世界上大多數觀眾來看這種境界的高手對陣的話,肯定會鬧著要退錢的,當然,表演性質的除外。
李正在前文“比武切磋”一章中,曾經與國安局特遣組的精英們動過手,沒有可以接住他一擊的人,他完全沒有動用自己的真正實力,隻是體現了一個字——快。這個階段的高手,都是某一方麵練到了極致,臨敵之際,一出手就可以破敵,現實生活中,麵對真正的敵人,沒有人會有興趣和你先比劃半天,玩夠了再要你的命,那些都是電影裏麵為了渲染情節編造出來的,而這樣的角色在電影中也往往弄巧成拙,反被人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