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王應熊、侯恂、吳宗達、陳新甲、張溥、錢謙益……這些平時滿腹經綸,自比諸葛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天下事猶如掌上觀紋一般的非凡人物麵對清軍兵威,也盡皆色變,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臉上的憂慮:
他們處心積慮,把這麼一群虎狼清進京城來,到底是對還是錯?
甭管是對還是錯,都沒有意義了,人家都已經來到京城了!他們唯一能做的,隻能是往好處想,希望這個主子能夠重用他們,讓他們繼續掌握國家的命脈,繼續肆無忌憚的謀取私利……
清軍鐵騎已經湧到近前,齊齊勒住馬韁然後兩邊閃開。一排排的甲士手持長兵繼續湧過來,在騎兵身後站定,然後左右分開,讓開一條大道,一切都是秩序井然,看得眾人汗毛倒豎。也不知道集聚起了多少層甲士,終於,湧動的洪流平息了,領頭一位身披重甲的騎兵將領望向朝陽門,眸中掠過異彩,驀地拔出馬刀狂呼:“萬歲!萬歲!”
數以萬計的甲衣上冒著寒氣的甲士不拘步騎,齊聲狂呼:“萬歲!萬歲!”聲如雷霆霹靂,幾乎震散了天邊的烏雲,更震得朝陽門外十裏相迎的縉紳士子、文臣武將腦海一片空白,麵如土色,兩股戰戰,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咕咚咕咚!無數往日桀驁不馴的士大夫膝頭一屈,跪倒在泥水之中,就連張溥等自視甚高的後起之秀也不例外!朝陽門外嘩啦嘩啦,跟退潮似的,成千上萬的官吏、藩王、縉紳、士子跪倒一地,十幾萬他們組織過來的百姓也在他們的示意之下跪倒。雨水順著那些文臣的烏紗帽,順著他們的官服往下流淌,泛著絲絲血色。
天空中最後一條雲縫也合攏了,看不見一絲亮光,雨勢變得更大,無數大明建國以來為保護這個國家拚死力戰過的將士英靈在雲端慟哭,無數為治理好這個國家嘔心瀝血的名臣淚流滿麵。曆史永遠記住了朝陽門,記住了在朝陽門外的冷雨中跪滿一地的文臣士大夫。他們是幾千年來第一批在國家還沒有滅亡的,國都尚未破滅便跪倒在異族麵前的王公大臣,他們連素有軟骨頭之稱的宋朝士大夫都不如!
海嘯般的萬歲聲中,皇太極騎著高頭大馬,越過千軍萬馬,來到溫體仁麵前。望著這些匍匐在冷雨之中發抖的大明重臣,他心裏有說不出的感慨。這些人都是怎麼回事啊,明明還有河洛新軍,還有天雄軍這等強悍的部隊,明明在九月前還逼得大清喘不過氣來,轉眼之間便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將這錦繡江山讓給了他!聯想到努爾哈赤時代的篳路藍縷,無日不戰,再看著大開的朝陽門,他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幾十年來,他們一直對這座城市心懷恐懼,即便無數次戰勝了明軍,這種恐懼仍然存在,他們懼怕那高聳的城牆,懼怕城牆內那個威嚴的天子,能統治遼河平原,隔三差五能入關劫掠一番他們就很滿足了,打進京城去將那位天子掀下神壇然後取而代之?想都不敢想!可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卻成功了,絕大多數的事情都由那位天子手下這幫大臣才他們幹了,還有比這更搞笑的嗎?
不管怎麼樣,北京城,我來了!我征服你了!大明三百年的榮光已經消逝在寒風之中,現在是我的時代了!
皇太極不說話,大家自然也大氣都不敢喘,朝陽門外是難堪的沉默。
張溥摸了摸袖筒,那裏麵是他費盡心血寫好的萬言書,畢生所學都用上了,能不能飛黃騰達,就看它啦!看到無人敢吱聲,他咬咬牙,跪著向前挪了十幾步,取出萬言書雙手捧著高高舉起,朗聲說:“大明天子昏聵,重小人,輕賢臣,不敬士紳,不尊祖製,窮兵黜武,輕開邊釁導致邊庭血流成河;苛捐雜稅,不恤民力,大興土木,大搜美女,濫殺無辜,導致民不聊生,早已失去上蒼的眷顧,自開國以來天災不斷,民變不斷,便是明證!上天可憐我大明子民,降下聖君廊清宇內,驅逐朱明,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實是幸甚至哉!如今京城已經城門大開,鮮花鋪路,萬人空巷,恭迎聖君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