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跪滿一地的文臣武將、縉紳士子轟然應和:“恭迎聖君入城!”
皇太極微微點頭,發表了一番言論,無非就是天意厭明,使大清應運而生,以清代明,自己並非篡逆,而是順應天命人心……總之就是官麵文章。這篇官麵文章還是範文程等一幫漢官搜腸刮肚寫的,說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引經據典,詞藻華麗,駢五驪六的聽著就是一種享受。那些跪在地上的士大夫們聽得搖頭晃腦,愜意之極,暗說:“都說蠻夷入華夏則為華夏,這位雖是蠻夷出身,然則博學多才,熟讀聖賢之書,寫得一手好文章,可比老朱家那些目不識丁的蠢貨強多了!”越發的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官麵文章做完了,皇太極又下馬,一一將這些幫了他大忙的家夥扶起,溫然勉勵。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居然將這幫家夥給感動得涕淚橫流,那誇張的表演,看得他都覺得惡心了!不過惡心歸惡心,這同樣是官麵文章,必須要做的,忍著吧!
好不容易,官麵文章做完了,在那些文臣和百姓一再力邀之下,皇太極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經朝陽門進入京城。清軍秩序井然,無一人騷擾百姓,這是皇太極三令五申的,敢擾民者,夷族!京城百姓默然看著清軍趾高氣揚的入城,神情麻木,有些呆滯的目光中帶著絲絲悲哀。雖說他們早已被悲慘的生活折磨得麻木了,可是看到異族大軍就這樣大搖大擺的開進京城,他們的心還是感到了苦澀的刺痛。然而他們又能怎麼樣呢?天下是士大夫的天下,他們甚至都不被當人看,士大夫執意如此,他們又能如何?
皇太極對這一切還算滿意,雖說京城百姓並不熱情,遠遠談不上簞食荷漿,但是也沒有人跳起來刺殺他,知足啦!自得一番後,他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叫來溫體仁,低聲問:“皇後和眾皇子何在?”
溫體仁恭敬的回答:“除了皇太子仍在南陽之外,後宮眾嬪妃和皇子都被軟禁在後宮中,哪都去不了,就等著聖君處置了。”
皇太極說:“很好,你處置得很好!”
溫體仁小心翼翼的說:“隻是皇後性子倔強,寧可自殺也不肯配合我等立三皇子為新君,然後行禪讓之禮……”
皇太極擺擺手,說:“無妨,無妨,京城已在朕的手中,禪讓之禮行與不行都無關大局。”
溫體仁說:“當然,當然!這些都是虛禮,聖君受命於天,得此江山那是理所當然的,祥讓與否都改變不了事實。隻是若能行禪讓之禮,留下一段佳話……”
轟!!!
紫禁城方向一團煙焰衝騰而起,爆炸巨響轟隆隆的撞來,震耳欲聾,其為駭人!溫體仁和皇太極都是一驚,扭頭往紫禁城方向望去,溫體仁麵色大變,驚呼:“壞了,後宮!”
話音未落,又是一聲巨響傳來,震得整個京城地皮狠狠一抖,太廟方向火光衝天!爆炸巨響接連傳來,震得所有人幾乎魂飛魄散,眾多白甲兵緊張的簇擁在皇太極周圍,嚴加警戒,而老百姓則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維持秩序的官兵一下子就被擠倒了。一片驚駭欲絕的號呼中,有人放聲狂叫:“建奴殺進來啦!快跑啊!”在接連不斷的爆炸聲中,這一聲狂呼來得是那樣的驚心動魄,不管官府怎麼宣傳,京城百姓都不會忘了破口之役中清軍屠掠京畿時所到之處伏屍萬算的血腥場麵,他們本來就心中忐忑,看到紫禁城爆炸連連,火光衝天,大街上甲士如雲,頓時就全信了!還在大街上看熱鬧的發了瘋似的往家裏跑,躲在家裏的發了瘋似的往外麵衝,撞倒重物的聲響,被撞倒在地然後被踐踏的倒黴蛋的慘叫,婦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喊,彙成一曲狂亂到極處的樂章,皇太極和大明文臣極力渲染的聖君臨世、無血開城的虛偽場麵一下子便被輾成了粉末!
一眾文臣麵色難看到了極點,皇太極同樣目光陰冷,扭頭望向南方,發出一聲冷哼:“哼,楊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