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滄海橫流 三十七 血戰吳淞口1(1 / 2)

鄭芝龍在調兵遣將,河洛新軍同樣也在調兵遣將。變形金剛艦隊正在迅速南下,不過現在風向似乎不大對,所以速度慢了一點,到現在都還沒有到,不過從武漢那邊開過來的運兵船和貨船卻源源不斷的到來,每天都有數百名士兵和大批物資補給抵達吳淞口,吳淞口的防禦力量迅速加強。這份強大的動員能力讓閻應元咋舌不已,河洛新軍到底強大到什麼程度了啊,這種跨越千裏的大調動居然來得如此輕鬆,太恐怖了!

“主要還是托了長江的福。”薛思明解釋,“從武漢乘船順流而下,順利的話三天就能到達吳淞口,如果是步行的話,隻怕得走上半個月了。”

閻應元說:“從吳淞口到武漢怕是有一千六百多裏吧?走半個月就能到了?”

薛思明說:“那得看是誰的軍隊。我們肯定沒問題,天雄軍同樣能做到,換了別的部隊就不好說了。”

由此,閻應元得出了一個結論:別跟新軍拚行軍速度!

閻應元實在是一個很能幹的人,他在上海這邊呆了幾個月,對這邊的情況很熟悉,更兼精通兵法和土木作業,薛思明很放心的把構築防線的事情交給他和一幫參謀去完成,自己則騎著馬四處亂轉,找著樂子,比如說買幾隻大閘蟹,弄幾尾刀魚回來嚐嚐鮮,甚至跑到江邊出高價請漁民幫他抓河魨。過年的時候楊夢龍請客,大夥聚到一塊美美的吃了一頓河魨大餐,那個美味讓薛思明永生難忘,剛好上海這邊也盛產河魨,這個吃貨哪裏肯放過?說什麼也要先飽了口福再說。不光是他,鍾寧也是一樣,安頓好部隊之後就四處品嚐地方風味小吃,鱸魚、桂魚、刀魚、大閘蟹……換著花樣號,直吃得猛打肥嗝。他們吃,全軍將士也跟著吃,吳淞口一帶的漁民的生意突然變得異常火爆,魚蝦蟹的價格應聲而漲!

薛思明哀歎:“可惜清明節早就過了,吃不到最鮮美的鰣魚啦,遺憾,真是太遺憾了!”

鰣魚、刀魚和河魨並列為“長江三鮮”,其中鰣魚最為珍貴,因為它跟河魨和刀魚不一樣,是一種時令性極強的魚類,肉質在清明節前是最為鮮美的,過了清明節便一落千丈了。因此鰣魚清明節前價比黃金,清明節一過,送人人都不要了。現在已經是六月,當然沒得吃啦。閻應元看著這兩個一邊沮喪地歎氣一邊猛吃各種美味的吃貨,心裏就好笑,有這麼貪吃的將軍嗎?

這天,漁民送來一條重達十一斤的河魨和兩條兩斤重的刀魚,薛思明那雙眼睛當的一下變得比兩百瓦燈泡還亮,猛咽口水,當即高價買下,叫來廚師:“快,拿出你全部的手藝把它們給我料理了,今天爺要吃一頓好的!”

廚師笑說:“好咧,軍團長你就瞧好了吧!”

薛思明說:“別廢話了,趕緊動手!”

正說著,閻應元闖了進來,向他行禮,神色有些慌張:“大人,出事了!”

薛思明問:“怎麼了?”

閻應元壓低聲音說:“出海捕魚的漁民發現鄭氏艦隊兩百多艘戰艦正朝吳淞口殺過來,離這裏隻剩下不到半個時辰的路程了!”

薛思明一怔:“直撲吳淞口?鄭氏這是想先發製人是吧?”

閻應元說:“我想是的!”

薛思明冷笑:“那我倒要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不能啃下我親自鎮守的吳淞口!”一扭頭,扭到廚師已經將鼓成一團肉球的河魨撈起來準備動刀子了,下意識的大喝一聲:“刀下留魚!”

廚師給嚇了一跳,問:“怎麼啦?”

薛思明說:“先別殺,先找口缸養著,等我打完仗了再吃!你先回去好好琢磨一下看怎麼料理最好吃,這麼肥美的河魨和刀魚可不多見,萬萬不能浪費了……”說完跟著閻應元大步衝了出去。外麵,警鍾當當當當的響個不停,腳步聲和口令此起彼伏,警報已經發出,河洛新軍正在迅速集結,準備迎戰。

廚師無奈,隻好把那條河魨放回水裏,咕噥:“鬼才知道這一仗要打到什麼時候啊,打完仗再殺?可千萬仗還沒打完,魚就先死了!”

警鍾一響,河洛新軍馬上迅速集結,進入戰鬥崗位,一切都秩序井然。十八門85毫米口徑榴彈炮和四門120毫米加農炮都掀開了炮衣,成箱炮彈從防炮洞裏搬出來擺到炮位上,顯然,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河洛新軍已經知道敵軍是從海上來的了。薛思明對此很滿意,這就是他的軍團,每一個單位銜接得都是如此的緊密,隻要指揮官不是一頭豬,指揮這支軍隊去打仗都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他登上五號炮台,拿出望遠鏡朝著海麵望去,鍾寧等人也是同樣的動作————想打仗總得知道敵人在哪裏才行吧?

帆船的速度大約是七節,換算過來就是十三公裏多一點,鄭氏艦隊離吳淞口不到半個時辰的路程,相隔也不過十來公裏,現在天氣狀況良好,用望遠鏡完全看得見。這不,在了望哨的指點下,薛思明等人很快就發現了那一片片從海平麵之後冒出來的尖尖的帆影。薛思明直咂嘴:“好家夥,至少一百多艘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