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浴血大淩河 六十一 示警(1 / 3)

楊夢龍還在很苦逼的朝著京師狂奔,一心想趕上去跟天雄軍會合,但怎麼趕都趕不上。隻能說天雄軍學得實在太出色了,把舞陽衛那套學了個十足,缺乏大兵團遠距離征戰經驗的舞陽衛想要趕上天雄軍,還真不容易。不過,當這支部隊經過京師的時候還是引起了一陣轟動,這支部隊跟天雄軍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同樣的盔甲,同樣的武器,同樣的眼神,唯一的區別就是天雄軍遠程兵是清一色的火槍手,而舞陽衛則是射士加火槍手。如果非要作一個對比的話,那麼,大量裝備火槍的天雄軍更像一支近代的西方軍隊,而大時裝備強弩的舞陽衛則像是從先秦穿越過來的。這一次別說京師的老百姓,就連負責伺候舞陽衛的官員也心生感慨:大明要是多幾支這樣的軍隊,何愁建奴不滅!

得知盧象升並沒有在北京等自己,而是一路狂飆,直奔錦州而去之後,楊夢龍不由得罵了一句娘。現在他深刻的體會到兵太少的壞處了,不能跟天雄軍會合,就他這兩千來人能幹什麼?

奶奶的,回頭一定要擴軍,擴軍!

不用京師官員多費口舌,舞陽衛補充了一下糧秣,換了車馬,又是一路煙塵朝著錦州狂奔而去。從北京到錦州,還有上千裏路要走,日行百裏,也得走上十天,夠嗆的,楊夢龍打定主意,等到了錦州,一定要睡他娘三天三夜,別說打仗,坦克輾過來也不起床了!

兩年前建奴入寇對京師一帶造成的創傷直到現在都沒有被撫平,大軍出了京師,經過天津的時候看到很多鄉鎮已經被夷為平地,田園雜草叢生,一片荒蕪,就連天津這樣的大城市,也失去了以前的繁華。楊夢龍歎了一口氣,說:“那幫狗日的真的將京師給禍害慘了,兩年都沒能恢複過來,到了遼西,一定要狠狠的揍他們一頓!”

韓鵬說:“要是朝廷每次都能像現在這樣全力支持,我們又何懼與建奴血戰到底!”

一句話嗆得楊夢龍苦笑起來。天雄軍和舞陽衛這次算是受到優待了,整個中原一切都為他們讓路,明朝建國以來,有幾支軍隊能得到這樣的待遇的?這次明朝是火燒眉毛了,不得不破一次例,以後恐怕就沒有這樣的好事了。

就在楊夢龍對著一片片廢墟大發感歎的時候,天雄軍已經抵達山海關。官道盡頭,一道雄關橫亙在前方,仿佛一扇緊閉的大門,再加上那巍峨的燕山和波濤洶湧的渤海,氣勢之雄,無以倫比。天雄軍上下無不驚歎:“好壯觀啊,不愧是天下第一關!”

守衛這座天下第一雄關的,是關寧軍,準確的說,是吳襄指揮的關寧軍。這座雄軍像一把巨鎖,牢牢鎖住了後金直搗京師的大門,任憑後金怎麼衝擊,都無法撼動半分。直到明朝滅亡,山海關仍然死死的擋在後金麵前,成為京師的堅實屏障,吳家也因此左右逢源,成了一支足以影響兩個民族的命運的力量,攻陷京師的李自成,虎視眈眈的多爾袞,都對吳三桂極力拉攏。李自成想坐穩龍椅,得看吳三桂答不答應;多爾袞想要直搗北京,也得看吳三桂答不答應。打下京師之後,農民軍將領對京城的官員勳貴大肆敲詐勒索,有一個算一個,通通請進鎮撫司夾棍伺候,被請進鎮撫司裏跟夾棍套交情的官員中,就有吳三桂的老爸,吳襄。吳三桂得知老爸被人打得半死之後勃然大怒,多爾袞趁機拉攏示好,最終吳三桂剃頭蓄辨,開關放滿清入關……李自成輸掉了那次至關重要的政治角逐,輸掉了他還沒有坐熱的龍椅,輸掉了自己的性命,間接的也輸掉了億萬漢家百姓的性命和民族的前途,神州大地一夜之間回到了奴隸製……

李自成與明廷之間的戰爭沒有贏家,坐收漁翁之利的吳三桂也不是贏家,真正的贏家,是多爾袞。當然,這是十幾年的事情,山海關對於這些尚未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隻是一如既往的矗立在那裏,默默地悍衛著身後的土地。鎮守山海關的關寧軍讓天雄軍嚇了一跳,得知是開赴大淩河城作戰的客軍之後,神色又變得有些古怪了。一直以來,關寧軍都以為自己是明朝頭號精銳,裝備之精良,糧餉之優厚,天下諸軍望塵莫及,可是看天雄軍的軍容,似乎不在自己之下!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多一支強軍就意味著朝廷多一分依靠,對關寧軍的倚靠也就少一分,如果朝廷有幾支這樣的精銳,還會像以前那樣容忍他們種種資敵的行為嗎?就因為有了這樣的心思,關寧軍有招待的時候顯得不冷不熱的,各種應該給的軍需用度也拖著不肯給足,在跟天雄軍將領打交道的時候還時不時冷嘲熱諷。天雄軍火冒三丈,我們晝夜兼程趕了近兩千裏路過來支援你們,你們不給好臉色看也就算了,還陰陽怪氣?盧象升約束住部眾,讓他們不得與關寧軍起衝突。戚虎則連連冷笑,這麼多年過去了,關寧軍真是一點都沒有變,也活該他們在遼西讓建奴按著狂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