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要在黃河上架浮橋,這可是大工程,經過一番辛苦,眼看著浮橋就要架成了,秦軍突然衝出來,射出一陣火箭,把浮橋燒成了灰燼。
魏軍並不氣餒,再次架設浮橋,這次,還沒等秦軍衝出來,一陣狂風吹過來,卷著浮橋就飛上了天。
魏軍在黃河上折騰了半天,不僅沒有架起浮橋,還損失了很多軍夫和物資,十萬魏軍在黃河東岸眼巴巴地看著,就是過不去。
吳玘再次給魏亮之上書,要求率軍撤退到黃河東岸。魏亮之盡管心裏有一千個、一萬個不情願,但是,他也必須要麵對現實,河西之地守不住了,如果繼續耗下去,隻會徒勞地消耗魏國的國力。
魏亮之派出使者,乘坐小船渡過黃河,把魏亮之的旨意傳遞給吳玘。使者乘船來到了河中央,被岸邊的秦軍發現了,秦軍開始放箭、開槍,又投石機向小船投擲石塊。
那使者是宮廷內侍,一直在魏亮之的身邊伺候著,從來沒有經曆過如此驚心動魄的場麵,坐在小船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差點尿了褲子。
秦軍拋過來一塊大石頭,打在了小船旁邊的水麵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小船劇烈地搖晃起來,使者被晃進了水裏,咕咚咕咚,嗆了好幾口黃河水。
船夫見使者落水,慌忙上前營救,七手八腳,總算是把落湯雞一般的使者救了起來。使者坐在小船裏,直想哭,自己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接了這麼一趟差事。
岸邊的魏軍見秦軍發動襲擊,立刻出營作戰,吸引了秦軍的火力,使者這才撿了一條命到了岸邊。魏軍士兵們上前把使者攙扶下船的時候,使者渾身癱軟,站都站不穩。
在岸邊守衛渡口的魏軍統帥是副將龐涓,龐涓聽說魏王的使者到了,立刻畢恭畢敬地上前迎接。使者見秦軍退去,自己安全了,這才緩過一口氣來,挺直了腰板,和龐涓說了幾句話。
龐涓見使者渾身都濕透了,連忙叫士兵拿來新衣服給使者換下,然後又叫士兵熬了一碗薑湯,給使者驅寒。
使者見龐涓挺懂事的,就和龐涓多說了幾句話,龐涓悄聲問道:“大人,您這次來是傳達什麼旨意的?”
使者從身上取出了一封密信,說道:“這是王上給大司馬的,封著口呢,誰敢打開看呀。”
大司馬就是吳玘。
龐涓看了看那被黃河水沾濕的密信,說道:“大人,王上對河西之戰有什麼看法?”
使者左右看了看,壓低了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王上很生氣,但是沒有辦法,已經有放棄河西的打算了。”
龐涓不動聲色,心裏卻翻江倒海似的,鬧了起來。
使者換了衣服,喝了薑湯,說道:“龐將軍,謝謝你的款待,我得給大司馬送信去。”
龐涓說道:“大人,從這裏到大司馬所在的城,一路上還得遭遇秦軍的襲擊,要不您就別去了,把這封信交給我,我代您轉交大司馬。”
使者聽說要見吳玘還得穿越火線,立時嚇得心肝發顫,不過魏亮之要求他,將密信親手交給吳玘。魏亮之可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給他辦差,出現一丁點差錯,他都能把你碎屍萬段。
使者說道:“可是我王命在身,得親手把信交給大司馬。”
龐涓笑了一下,說道:“大人,您這是信不過我?”
使者說道:“哪裏哪裏,我怎麼會信不過龐將軍呢,隻是王上是較真兒的人,我怕......”
龐涓說道:“沒什麼好怕的,大人,您把這信給我,我一定轉交大司馬,萬無一失。王上遠在大梁,不知道這裏的凶險,命令是死的,人是活的,偶爾變通一下,沒什麼。”
使者猶豫了一番,把密信交給了龐涓,說道:“那就有勞龐將軍了。”
龐涓拿過密信之後,並沒有送給吳玘,而是自己拆開看了,魏亮之在信上命令吳玘,放棄河西之地,率領魏軍撤回東岸,撤退之前把庫房全都燒了,給秦國人留下一片白地。
龐涓年輕有為,參軍之後原本前途似錦,但是,因為他和吳玘有一點小過節,吳玘一直打壓他,使他無法升遷,他心裏恨透了吳玘。
龐涓決定把密信燒了,瞞著吳玘,自己率軍過河。
龐涓聯絡河西各地的魏軍軍官,說他奉軍令,組織大家過河。魏軍軍官們早就受夠了,紛紛響應龐涓,隻有少數軍官以沒有手令為由,不肯跟龐涓走。
夜晚,龐涓借著夜色的掩護,開始渡河東歸,石正峰得到消息,率領秦軍襲擊渡口,秦魏兩軍在渡口展開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