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秦本紀 第1919章 收複河西(2 / 2)

魏武卒是重甲步兵,擺開方陣,邁著整齊的步伐,向秦軍逼近。石正峰命令龍騎士出戰,龍騎士們裝填好彈藥,騎著快馬,衝到魏武卒陣前,舉槍射擊。

魏武卒們見識過火槍步兵,龍騎士這種火槍騎兵,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槍聲大作,硝煙升騰,魏武卒們連忙舉起盾牌抵擋。但是,這盾牌擋得住箭矢,擋不住子彈,很多魏武卒中槍倒地。

龍騎士們射出子彈之後,便騎馬後退,退出一段安全距離,裝填彈藥,再衝上去射擊。

魏武卒的缺點是笨拙,龍騎士的優點是靈活,龍騎士正好克製魏武卒,把魏武卒克得死死的,魏武卒被子彈擊倒一大片,龍騎士卻連一根毫毛都沒有傷到。

吳玘見形勢不妙,立刻鳴金收兵,全軍退回了營寨裏。石正峰指揮秦軍衝鋒,但是,魏軍的營寨紮得穩如磐石,秦軍幾次衝鋒,都被打退。石正峰下令安營紮寨,與魏軍對峙。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秦軍很是安靜,再也沒有對魏軍發起進攻,吳玘感到很是奇怪,有些忐忑不安。幾天之後,秦軍運來了火炮,對魏軍的營寨進行轟擊。

魏軍的營寨紮得再牢,那也是一堆土坯木頭,哪裏經得起火炮的轟擊,很快,魏軍營寨就被轟了一個七零八落。

石正峰命令秦軍騎兵衝鋒,這些秦軍騎兵很多都是義渠人,騎在馬背上像華夏人走在平地上一樣穩,他們駕馭戰馬,如心使臂,嫻熟得很。

他們呐喊著,風馳電掣一般,衝進了魏軍營地。吳玘命令魏武卒列陣迎戰,秦軍騎兵一通衝擊劈砍,打得魏武卒方寸大亂,有些招架不住。

義渠盛產優質鐵礦石,石正峰把這些鐵礦石拿到鹹陽,交給工學院的匠師們研究。匠師們用這些鐵礦石,鑄造出了最鋒利的馬刀,騎兵們握著馬刀,一刀砍破魏武卒的盔甲,再一刀就砍掉魏武卒的腦袋。

當一群士氣高漲、驍勇善戰的士兵,拿著最先進的武器奔赴戰場,誰還能抵擋住他們進攻的步伐?

吳玘命令魏軍騎兵上前掩護,魏武卒趕快撤退。魏武卒穿戴著重甲,跑起來很吃力,為了逃命,很多魏武卒扔掉了重甲,一身輕鬆,拚命地跑,一口氣跑回了城裏。

吳玘率軍敗退回城,這一戰秦軍取得大勝,這是秦國曆史上,對魏國取得的最大勝利,消息傳到鹹陽,贏重威喜笑顏開,對石正峰進行嘉獎,叫石正峰再接再厲,奪回河西,活捉吳玘。

吳玘在河西經營多年,把河西的幾座城修築得非常堅固,秦軍用火炮轟也轟不開,強攻了幾次,效果也不好。於是,石正峰下令圍城。

贏重威有些掃興,他告訴石正峰,要打閃電戰,不能打持久戰,要以摧枯拉朽之勢,收複河西,這樣才能揚大秦國威。

石正峰向贏重威解釋,說吳玘是兵家大師,不是那麼好對付的,還請贏重威注重結果,不要注重過程。

贏重威想了想,覺得石正峰的話有道理,便給了石正峰一道旨意,讓石正峰全心全意指揮作戰,秦國會傾全國之力,為石正峰提供後勤保障。

石正峰率領秦軍騎兵在河西之地縱橫馳騁,河西之地的百姓原本就是秦國百姓,如今見到了祖國的軍隊,他們熱淚盈眶,膳食壺漿,歡迎秦軍。

河西之地的鄉村已經完全在秦軍的掌握之中了,吳玘就剩下幾座靠近黃河的城,這些城的補給需要從黃河東岸的魏國運過來。石正峰想要掐斷吳玘的補給線,在岸上、在河裏,對魏軍的運輸部隊進行襲擊。

峰軍裏有很多吳越的造船工匠,他們建造了一隻隻小船,秦軍乘坐小船,在河裏襲擊魏軍的運輸船,同時,岸上的秦軍也把火炮對準了魏軍的運輸船,一通轟擊。

魏國給吳玘運送一袋糧食,就要付出損失三袋糧食的代價,魏國雖然富裕,但是也經不住這般折騰。吳玘審時度勢,向魏亮之提議,放棄河西,以黃河為邊界,與秦國對峙。

魏亮之可是以華夏霸主自居,如今讓他放棄河西之地,等於讓他承認,被秦國這個野蠻國家打敗,他豈能甘心?

魏亮之不僅不同意放棄河西,還下旨要增兵河西,與秦國打一場滅國大戰。

魏軍要想增援河西,首先得渡過黃河,用船來運兵,風急浪高,效率不高,魏軍決定在黃河上架設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