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節 北方四島(2 / 3)

雖然他的行動得到了中國的默許,但是他還是有私心在裏麵。

中國拿回遠東與薩哈林島之後,俄羅斯帝國在遠東就沒有任何根基,除了近幾年在馬加丹發現了大量的資源,才開始對馬加丹進行開發,形成了中等城市規模。

帝俄需要不凍港,需要戰略通道,需要有自己的國家戰略。

擇捉、國後兩島是千島群島最南麵的兩個島,齒舞和色丹兩島則是北海道的附屬島嶼。四島位於日本北海道東北,總麵積為5000平方公裏。

不僅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而且擁有豐富的資源,就李秉衡所知,要是老毛子一直占住這裏,將來光是擇捉島盛產的比黃金還貴重的錸,就能讓他們感到今天的決定無比正確。

北方四島是俄羅斯目前僅剩的自由出入海洋的重要通道,所謂自由出入海洋的通道,是指受氣候、地理、人為等因素製約較少的進出通道。

眾所周知,俄羅斯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出入海洋的通道。

在西方,有波羅的海通道,但是這一通道目前由於立陶宛、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等地都在德國的手中,俄羅斯隻剩下芬蘭灣一隅的出海口,其出入波羅的海的一切行動都在芬蘭灣沿岸德軍的監視之下。

因此,波羅的海通道的戰略意義已大不如以往,將來這裏更是會獲得獨立,加上與俄羅斯帝國隔開了蘇俄,沙皇暫時根本就不奢望。

南方,有黑海、土耳其海峽通道,這一通道由於土耳其海峽掌握在土耳其人手中,該通道的出入本來就不夠暢通,又由於小高加索落在了同盟國手中,又有蘇俄的威脅,同樣不可取。

在北方,由於受北極氣候的影響,這一地區的海麵在全年的大部分時間裏無法通航。

此外,即使在可以通航的季節,從俄羅斯北極地區進入太平洋也隻有一條通道——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的一側為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出口處橫著美國的聖勞倫斯島,稍遠又有美國的阿留申群島。

因此,從俄羅斯北極地區進入太平洋並不自由。

在東方,俄羅斯有經日本海出對馬海峽的南下通道,有堪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出海口,有出入太平洋的千島群島諸通道。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出海口雖然直接麵對太平洋,可以不受“人製”,但由於地處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南端,加之堪察加半島的地理條件十分複雜。

交通是限製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出海自由的最大問題,俄羅斯帝國暫時還沒有能力對這裏進行大開發。

而千島群島,這裏多海峽,出入太平洋不受地理條件的限製。從氣候條件上看,俄羅斯整個遠東地區的眾多港口到冬季多要封凍,然而,由於受日本海暖流的影響,在千島群島則有一些可以全年通航的天然良港。

所以,比較而言,千島群島諸通道的出入是自由的,北方四島通道是千島群島諸通道之一,比群島其他通道更具有戰略意義。

目前俄羅斯帝國與中國關係良好,北方四島通道距西伯利亞鐵路最近,便於補給。

由於它距日本海最近,因此,千島群島上的不凍港主要集中在這裏。

“北方四島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戰略要地。首先,北方四島和千島群島一起構成了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重要門戶,它可使俄羅斯自由出入於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之間;其次,北方四島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牽製日本的戰略要點,北方四島在地理上十分適合於俄羅斯在遠東牽製日本的戰略要求,它與薩哈林島的南端遙相呼應,給日本人上了一道“緊箍咒”;再次,北方四島又與哈巴羅夫斯克的濱海區形成犄角之勢,完全封閉了日本進入鄂霍次克海的各條通道。所以,北方四島是俄羅斯在東方牽製日本的戰略要地之一。”

“在失去海參崴與濱海邊境區以及薩哈林島的情況下,沙皇想要進入太平洋,這次機會當然不會錯過。”

在中國國內強烈反對沙皇的動作之時,李秉衡歎著氣,不厭其煩的向他們解釋著中國的態度。

“讓俄羅斯重新對太平洋產生興趣,不要讓他們一門心思的將心思放在歐俄,可以使得我們多一個製約日本的盟友。歐洲與美國可以扶持日本,我們可以拉入俄羅斯帝國。將來日本在歐美的幫助下,勢必會重新成為我們的生死大敵。而俄羅斯帝國,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盟友。”

李秉衡很是鬱悶,沙皇幹的好事,還要他來擦屁股,真是苦命。

“在我國的幫助下,帝俄開始開發馬加丹,要知道,科雷馬流域是世界上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將來采礦業會占馬加丹州生產總量的絕大多數,可以說馬加丹州經濟的基礎是采金業。除金礦開采外,馬加丹州還開采銀礦和鎢礦。此外,科雷馬地區還富有汞、銅、銻、煤、石油和泥炭。”

“不過,這並不夠,俄羅斯想要在東方有更大的發展,光是開發這些原本貧瘠的地區沒用,他們需要更大步的跳躍。除了北方四島,我建議他們進入北海道島,最好能夠將北海道島從日本分離。那樣的話,日本將來複仇的對象可就多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