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節 北方四島(3 / 3)

李秉衡得意的大笑,不過,沙皇會不會讓他如願,有那麼大的膽魄,的確讓他擔心。

北海道島西臨日本海,南瀕太平洋,東北濱鄂霍次克海;西南以津輕海峽與本州毗鄰,北隔拉彼魯茲海峽(宗穀海峽)同中國收回的庫頁島(薩哈林島)相望,為扼控兩峽的戰略要地,日本北部邊防前哨,有“日本北門鎖鑰”之稱。

俄羅斯出兵北海道島也無可厚非,因為,在曆史上,俄羅斯人也在北海道島北部進行過開發。

現在是趁你病要你命,俄羅斯帝國無比虛弱,無法從略微強大的中國身上討得便宜,那麼隻好勉為其難的欺負一下略微弱小的日本了。

這裏有日本半數的煤,鐵礦也有不少,失去了這裏,本就資源貧瘠的日本,看它還用什麼來複興。

現在還隻是20世紀20年代,離高科技時代還遙遙無期,小日本想要複興,無疑是癡人說夢。

沙皇的“義舉”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廣泛關注。

同盟國當然是遠交近攻,開始與帝俄改善關係,並沒有任何表示。

相反,協約國卻是罵聲一片,紛紛對帝俄的行動予以譴責,認為這是赤裸裸的侵略。

但是英法卻沒有異常態度強硬的表示,並沒有向當初對待中國一樣。

顯然,帝俄的傾向讓他們感到萬分的擔憂,不得不慎重對待。

從表麵上看來,帝俄的行動是在呼應中國對日本的戰爭,但是,從複雜的角度分析問題,帝俄顯然在做自己的布局。

這對日本固然是削弱,但是,對帝俄來說,卻是壯大。

複辟的帝俄,這是個讓歐美國家充滿著矛盾心理的國家,該如何對待它,以及如何處理雙方的關係,如何展望與它的發展前景,都是值得玩味的。

英國內部也有人認為,帝俄脫離中國的控製,將手伸向日本,這是好事,給太平洋帶來了無盡的變數。

隻要有蘇俄的存在,帝俄永遠都需要歐美列強國家的支持,達成重回歐俄的夢想。

中國人隻是暫時的被利用而已,將來壯大的俄羅斯帝國必將成為中國的有力挑戰者,依然是西方世界的反華急先鋒,至少有很多人這麼認為。

俄羅斯大地進入1920年之後,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高爾察克等人被擊潰,徹底的被帝俄吞並。

由於紅軍攻占羅斯托夫並進抵亞速海沿岸地區,鄧尼金部隊被分割成兩個孤立集團,一個退向高加索,另一個退向克裏木和敖德薩。

紅軍乘勝追擊,於2月7日攻占敖德薩,3月27日占領新羅西斯克。鄧尼金殘部逃往克裏木後,由弗蘭格爾接替指揮。

此時,紅軍在其他戰線也取得重大勝利。在西線,尤登尼奇對彼得格勒的第二次進攻被打退,其殘部逃入愛沙尼亞並被解除武裝;在北線,紅軍全力進攻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摩爾曼斯克。

由於高爾察克過於的顯眼,這個倒黴鬼成為了紅軍重拳出擊的對象,在上個月就被全線擊潰。

目前紅軍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摩爾曼斯克,北方政府是他們的重要威脅,甚至遠甚於帝俄與德國支持的克拉斯諾夫將軍和馬蒙托夫將軍。

克拉斯諾夫將軍和馬蒙托夫將軍從頓河退入北高加索繼續作戰,出於對德國的忌憚,蘇俄選擇了先北後南,最後解決帝俄的戰略。

帝俄占據了貧瘠的西伯利亞,成不了大氣候,相反,得到列強支持的白衛軍才是心腹大患。

這使得協約國加大了對北方政府的支持,並且派遣了重兵駐紮在蘇俄北方。

蘇俄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北線的同時,帝俄當然想要喘上口氣,並且做點小動作。

見識到了紅軍的殘暴之後,沙皇開始有些急切,迫不及待的想要讓帝俄在西伯利亞的基業更加的興旺些。

用什麼來對抗歐俄的強大?

隻有與中國走的更近,建立更深層次的關係,才能讓中國成為了帝俄的堅強後盾,否則,蘇俄的紅軍將會呼嘯而來。

中國國防軍的戰鬥力不僅震撼了帝俄,也讓蘇俄刮目相看。

至少,蘇俄還沒有這個能力,將旅順戰役打的這麼漂亮。

沙皇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目前在西伯利亞的俄羅斯大家族,他們是沙皇最大的助力,當然要用聯姻來拉攏他們。

現在輪到瑪麗亞與安娜斯塔西婭了,瑪麗亞21歲了,而小公主安娜斯塔西婭也19歲了,都是適婚年齡。

雖然有些不舍得,但是考慮到為他的掌上明珠們都找個好歸宿,他還是忍下了不舍。

經曆了生死劫難之後,他格外的珍惜家人的感情,分外的重視自己身邊人的感受。

他希望她的兒女都能夠快樂的生活,尤其是幾個小的。

或許,瑪麗亞與安娜斯塔西婭兩位公主都可以嫁到中國,那頭睡醒的雄獅。(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