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到。昨天一位讀者說看書從不收藏,因為我這書才特意建了賬號,我很感動,還有一位兄弟說7個馬甲都收藏了我的書,讓碼字到半夜的我熱淚盈眶。哎,碼字真的很辛苦,尤其是成績慘淡時的痛苦。這本書目前的成績不折不扣是一本撲街書,但我堅持到了現在,而且還將堅持下去,哪怕沒有經濟價值,我也要完成它。我從小就是個倔強的人,從不服輸,即便知道結果,也會走完全程。之前許多作者創造了奇跡,許多作者的毅力讓我欽佩,我也能創造奇跡,一定的。
去年從蘭芳出產的船舶、軍火與煙草等商品在全世界刮起了風暴,使得提到蘭芳這個亞洲小國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的交口稱讚。尤其是這個國家越來越多的商品出現在世界市場上,憑借優秀的質量與獨特的防偽標簽,成為了世界市場的新寵兒。
而蘭芳也憑借強大的工業能力與開明的政治方式得到了列強國家的認可,在炮擊英國艦隊事件發生後,在世界各國生活的華人地位提高了不少。如果在英國大街上有亞洲人抬頭挺胸充滿自信的行走,必定會有人會怯怯的問上一句:請問您是蘭芳人,或者日本人?
同樣的事情也不斷的在其他國家上演,尤其是美國與德國開始將蘭芳國民的地位提高到一個相當的水平,甚至超過了歐洲二流國家,與日本相當。
李秉衡卻清楚對方之所以對並不強大的蘭芳國青睞有加,原因便是垂涎於蘭芳國處於保密狀態的許多精密機床與重型機械,甚至金屬冶煉技術、化工技術等都引起他們的強烈興趣。
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漢林德對蘭芳很有好感,與李秉衡也相交甚篤,常常在報紙上刊發正麵宣傳蘭芳的報道。“這個國家的國民不但剪去了腦後的尾巴,也剪去了心理上的尾巴。自信的氣質、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樂觀開朗的世界觀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主流思想。在這個國家,最美麗並且最氣派的建築永遠是學校,而各級政府的辦公樓一旦超過了附近的學校,那麼將有一大批的官員受到懲罰,也許嚴重的將會失去生命。或許這個國家在許多地方過於嚴苛的刑罰使得許多國家的輿論將之歸結到政權的殘暴,但這何嚐不是這個國家的領導者們建設這個理想國度的決心與毅力。世界各地的華人精英源源不斷的彙聚此地,旨在建設一個理想中的華人國家。或者說這個國家是個開放的國家,看看他們的內閣中一位德國人與兩位英國人以及日益增多的各個國家的移民就知道,當飄著萬國旗的貨船與郵輪在坤甸港見證這裏商業的繁榮時,這裏何嚐又不是這些國家商人們的光榮夢想…”
這次同盟會懷著多重心思,孫中山希望可以憑借著這次會晤重啟雙方的合作,而其他同盟會元老有的想規勸以李秉衡為首的蘭芳高層放棄與英國人的對抗,有的想讓蘭芳這股勢力歸入國內革命行列,而不是在南洋搞風搞雨。
眾人暫時的壓住了心思,且饒有興致的在吃過午飯後參觀諾斯艾因基金會、西斯卡尼基金會、南洋教育基金會以及伍連德醫學基金會等慈善機構在教育、醫學、公益上的工作。
吳稚暉向來不喜歡做官方文章,躲了起來,與幾位國學教授研究在南洋推廣新華人文化,讓阿曼達代替自己接待同盟會來人。
參觀過坤甸大學以及坤甸師範大學後,又緊接著參觀了幾處中小學,孫中山笑著對李秉衡說道:“光華,想到我華人子弟在外求學之難,就忍不住心酸,如今見到這裏如此多的華人學子濟濟一堂,實乃我華人之幸。”
隨行人員紛紛點頭讚同,在各處的學校,學生們個個生龍活虎,自信開朗,在陽光下燦爛無比。仿佛學校便是一方自由的天地,任他們翱翔,任他們茁壯成長。
“這教育推廣如何,可有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