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2 / 3)

李秉衡歎氣道:“資金不缺,校舍已經建到村一級的小學,就是教師大量缺少,這是人才的積累問題,數十年的積弊,一時難以想到辦法。尤其是中學,難度最大。小學教材都是我們自己編訂,中學畢業的子弟就能勝任教學。所以說中學一項,最為關鍵。其他如技術學校與高級技術學院都是各家工廠的科研所以及技師、工程師擔任教學工作,為蘭芳的工業化進程提供了必要的技術人才培養。並且許多中學中數理化課程也由這部分人才分擔,但畢竟需要大量專業的師範人才,進行專業教學。目前隻能如此,等大批師範生與俗稱師範班學生畢業,就能逐漸緩解。”

走進一所郊區中學時,正值下午的體育鍛煉時間,每位學生都必須在操場集合,對著國旗唱國歌,然後分組進行李秉衡提倡的科學化的體育鍛煉,甚至加入了許多軍事元素。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地血肉,築成我們新地長城…”在操場的大喇叭放出的音樂聲中,學生們熱情澎湃的唱起了國歌。

“光華,這便是蘭芳的國歌?”陳其美好奇道,瞪著眼睛,爽朗的笑了起來。

“這走到哪裏都要唱歌唱到哪裏,政府工作人員要唱廉潔歌,街道上到處都在放著什麼《我的中國心》,學校要唱國歌,路邊的市民也唱著什麼勞動歌,嗬嗬,這一套不會是跟太平天國學習的吧。”汪精衛語意雙關的說道,若論牙尖嘴利,這裏確實是沒人能比的上他。

李秉衡也不以為意,隻是一笑。

秋瑾卻是個厲害人,邊笑著邊朝著汪精衛說道:“這都是吳稚暉先生發明的,他的漢字拚音很好的建立和推廣漢民族標準語口語的運動,使得普通話成為官方語言的同時在民間也開始逐漸普及。而下一步白話文運動則將提倡用能夠表達口語的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作為正式書麵語的運動,我們準備用十幾年的時間去推廣它,並且輔以漢字簡化,這三大措施可是以適應今後社會發展和科學文化發展的需要所製定的,然後富國強兵,振興中華民族。教民眾學會拚音,然後推廣標準的普通話發音,以唱歌的方式逐漸適應,看似不起眼,其實凝聚了許多位學者教授的智慧結晶,以小見大。的確不如你們喊革命口號聲勢浩大,也不如汪先生在報紙上的筆鋒墨刀,不用動手就能殺敵,動動嘴就能使國家富強,振興中華,實在是我輩楷模。”

旁邊的朱執信與居正等人早就見識到秋瑾的厲害,見到汪精衛吃癟,忍不住的好笑。蘭芳一正一副兩位總理,不是一般的厲害。秋瑾能說會道,雷厲風行,開始許多人都以為她是個女的,不大待見,但幾次交鋒下來,發覺她比男的還難對付,看見了她先怕了幾分。而李秉衡則不同,不喜歡辯論,表麵看似斯文,但行動舉止有軍人之風,之前都覺得他英而不雄,是個仁主,不適合眼下的亂世。本來不大怕他的人大有人在,但幾次強力手段打擊不法勢力,才知道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鐵血分子。要是有欺行霸市,ling辱老百姓以及以權謀私等事情被他逮到,當場一頓暴打是少不了的。許多人這才知道他們的兩個總理都不是好敷衍的,尤其是李秉衡,身上有著軍人的作風,在關鍵問題上絕不含糊。

汪精衛的確是個聰明人,秋瑾的話剛出口就知道了對方的意思,惱羞之下也不多說,數息之間麵皮又恢複了白皙,讓許多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忍耐力。

孫中山腦子裏沒那麼多的彎彎道道,剛才一直凝神注意著學生們唱的國歌,等到結束,仍然意猶未盡,轉過頭說道:“這首歌很有水平,發人深省,很能鼓舞人心,不知道是誰的作品。”

此話一處,蘭芳眾人都笑了起來。秋瑾的笑容最是燦爛,猶如萬綠叢中的一點紅,“這首歌出自無名氏,當然,目前蘭芳流行的幾首歌都出自這位無名氏,我們一直要找到他給他些費用,可就是沒地方找。光華,你說說,那位無名氏到底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