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一個中華一個聲音(2 / 2)

“哦?為什麼要把零部件拿到外國去組裝?”孫先生對商業並不感興趣,但從這一舉動來看無疑有著深意,在他看來,李秉衡從來不做盲目無利益的事情。

李秉衡邊開著車,邊介紹道:“目前各國稅收的重頭是所得稅與市場流轉稅(後世流轉稅種的工業增值稅舊稱),我們之所以在世界各國開設公司,將零部件組裝後再向市場出售,就是為了合理規避這方麵的稅收,更何況洋人對我華人有歧視,稅收對我們不利。在我們的力爭下,美國與德國才在我們的商品對他們的出口上稅收采取一視同仁,其他列強國家也在陸續實行。我們以不同公司的名義對這些開設在各國的成品公司高價出口零部件,中間大部分的利潤在我們這邊,而那邊的成品公司產生的利潤微薄,而承擔了主要的稅收,所以在稅收上麵能省下許多錢。不僅是汽車,我們的機械、電器以及其他商品都在逐漸的實行這一政策。目前上海、重慶與廣州等地的華人工廠也由我們統一組織在各國開設組裝公司,將商品最後一部分在國外完成。這一手段將極大的增加國內開辦實業的資本家們的收益,並且刺激他們投資實業的信心與*********孫中山高興的說道:“難道美國與其他國家立法允許蘭芳國籍的華人可以合法擁有店鋪與工廠等財產的消息是真的?”

李秉衡用力的點頭道:“這是我們外交上的一大勝利,目前端納正在美國活動,我們所支持的塔夫脫即將出任美國新總統,很有希望通過在美華人自願加入蘭芳國籍的都能享受蘭芳國民同等待遇的法案。這一法案看似並不起眼,但是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利益。”

“哦?願聞其詳!”孫中山也隱約想到了這一法案通過後的一係列巨大的變化。

“華人在國外的地位很低,既有祖國貧弱可欺的原因,也有華人勤奮好學,生存能力強而遭到忌憚的原因,而且華人能在世界各國到處生根,占據社會地下層結構,既在大量的底層就業上與各國人民展開競爭,而且小一些小型產業與地下產業上發家致富,先生您也清楚,我們的致公堂就是靠著在美國的洗衣業與苦力等行業開始生根並進一步在地下產業打拚積累財富為我華人擋風遮雨的。我們華人之前總是在美國經濟陷入困局時成為替罪羊與發泄對象,所以有了排華法案。目前美國經濟轉好,日本人又開始在資源掠奪與商品傾銷市場上與美國展開競爭,蘭芳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美國人支持對象,種種有利條件促成了美國開始轉向製定對華人有利的法案。歐洲也是如此,當然華人在歐洲的日子相對好過,比如黃仲涵先生在英國上層社會也有一定的地位,許多英國人甚至以認識他為榮。在德國,蘭芳國籍的華人得到了空前的歡迎,我們今年派到德國的留學生已經超過了四千多人,在國內的幾家銀行以及廖仲愷先生主持的基金會已經幫助各省學子去歐美留學的人數超過了七千人。不僅華人的地位在提高,憑著他們的聰明才智與勤奮努力,不難發家致富。到時候幾代人的積累下來,並且與國內、蘭芳形成互通,將是一股強大的力量。‘猶太民族’在世界各國獲得的成功已經有了例子,我們華人未必不如他們。”

李秉衡將在歐美華人開始在蘭芳大規模的投資情況詳細介紹了一番,並且又聯係了前麵說到的華人在世界各國地位改善後對中國經濟的反哺,孫中山不時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一時間相談甚歡。

“光華,你剛才說到今年我們華人派到世界各國的留學生有七千多人,這需要多大的一筆資金啊?據我所知,每個留學生每年的花費平均要在五千兩銀子左右,這七千多人可是一筆巨款啊。”

李秉衡微微一笑,也不隱瞞,直接說道:“目前留學生大部分集中在德國與美國,對方將留學費用大幅降低,又有我們在歐美的許多公司的照應,每年花費要比滿清政府官派生省上一半還不止。今年我們的教育預算高達一億三千萬美元,包括了蘭芳、蘇門答臘、祖國大陸等地的各級教育投入。明年如果財政收入能翻幾番,教育經費就翻幾番。”實際上,南洋與國內的許多愛國商人向幾家慈善基金會捐獻的資金用於教育上的也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目,更何況還有包括阿曼達的“諾斯艾因基金會”,這家基金會手中有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財寶。李秉衡將個人得到的巨額利潤投入了一部分到幾家基金會中,使得這些基金會用於教育與慈善上的資金相當的寬裕。更何況還有躺在坤甸光華銀行地下金庫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黃金等貴金屬以及各種珠寶作為強大的後盾。

“一億三千萬美元?”孫中山驚呼道,“光華,你們怎麼賺到得這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