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千秋功罪,後人如何評說,不在乎,人要活在當下,至於後人怎麼說,管不了。君不見,腐敗分子賣國賊的後裔都活的很滋潤。愛怎麼評說怎麼評說,你說你的,我過我的。
所以趙綰王臧的改革剛一開始,就觸動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在這些人看來,皇帝年紀輕輕剛一上台就把我們這些老家夥給忘記了,搞什麼新款規章製度,還要改衣服顏色,我穿什麼衣服用你管?這趙綰王臧是什麼貨色,師門上下都來了,搶我們的飯碗,長期以往,我們還怎麼混。
你搶我們的飯碗,我們就砸你的飯碗。投訴他們!
投訴到武帝那裏當然是不管用的,這位小少爺玩的正開心,誰說也不聽,參到皇太後那裏也沒有用,人家是母子,當然向著自己兒子,既有用又反對的人隻有一個:太皇太後!
孫子都做了皇帝,按說竇老太太應該種種花,養養鳥,想享清福,少管閑事才對,但是這位老太太就是閑不住,從劉榮自殺那天開始,她就看劉徹母子不順眼,覺得這個兒媳婦太過歹毒,孫子雖然是自己的,但是該管還是要管,所以當他聽說劉徹剛一上台就大張旗鼓的用些儒學專業的人,十分不會高興,我老太太還在,你就跟我反著來,這要是我不在了,祖宗的江山還不被你敗壞了。
該替祖宗管管你了。
做這種事情,竇老太太很有經驗,當年郅都號稱忠誠還不是被整死了,趙綰王臧的道行還淺的很,收拾起來容易。
竇老太太動了殺機。
而劉徹趙綰王臧渾然不知,他們改革了一段時間覺得暢通無阻,覺得診治也不過如此,有皇帝支持,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驕傲使人危險,在趙綰王臧這兩個診治菜鳥眼裏,竇老太太就是個多餘的人,隔三差五發話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你一個女人懂什麼,天下是皇上的天下,你應該收斂一點。
趙綰王臧幹脆建議劉徹:按照高祖定下的規矩,後宮不得幹政,女人的話不要聽,以後朝廷有關改革問題沒有必要向太皇太後彙報。
這個建議,要了他倆的命。
竇太後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她多次的阻撓不成,早就想把這兩個搞事的家夥幹掉,等來等去,沒有想到他們還忍不住了,竟然想架空我!
既然你們想把我的權力收走,我就把你們的命拿掉。
竇老太太給孫子下達了命令:趙綰王臧禍亂朝政,要處死。
劉徹哪裏想到奶奶這麼凶猛,一開始是不同意的,但是老太太打定主意要殺雞給猴看,不同意是絕對不允許的,再次下令:一定要處死。
至於處死原因:多的很,老太太在朝廷裏的幫凶一大把,隨便抓幾個人出來指控就夠了,大家一看竇太後為自己撐腰,紛紛站出來,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裏。
劉徹這時候才發現,這些平日裏不動聲色的老家夥一個個都不簡單,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卻裝傻充愣,等到機會來了狠狠的咬自己一口。
可惜知道的太晚了,以前在後宮玩遊戲的時候都是自己打落水狗,如今當了皇帝,卻被一群臣子當落水狗給打了。
如今上有太皇太後,下有文武百官,都要求追究趙綰王臧的責任,竇嬰田蚡被壓的一句話不敢說,他雖然是皇帝,卻束手無策。
趙綰王臧被抓進大牢,嚴刑審問,沒過多久,就在獄中自殺身亡。
推行不到一年的所謂新政、改革就這麼夭折了。
申培由於年紀大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官職被免,回老家養老去了。
竇嬰田蚡由於推薦連帶責任,一起被免職,爭了那麼久的的丞相太尉不過是過眼雲煙,還趕不上來太太的一句話。
劉徹這才明白:皇帝不好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