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平叛(2)
劉濞的目標很明確,直搗長安。
擒賊先擒王,隻要拿下長安,其他地方就會不戰而降,到時候把東帝改為皇帝,我就是天子。
楚國到長安,中間隻有一個封國屏障-梁國。
梁國的國君叫做—劉武!
劉啟的親弟弟,竇太後的小兒子,可能的皇太弟,潛在的皇位繼承者。
正是因為這些複雜的身份,梁國成為劉濞行軍路上最大的硬骨頭。之所以把劉武放在這,還要歸功與當年鬱鬱不得誌的賈誼,這位大才子早早預見到梁國在保衛首都中的重要性,沒有想到這才過去二十來年就開始發揮作用。
吳楚聯軍猛攻梁國!
劉武退無可退,皇帝哥哥雖然很討厭,但是老娘貨真價實,皇帝要是倒台,老娘要不能幸免,所以劉武豁出老命也要死守梁國!
一邊防守,一邊向朝廷伸手要援助,軍情急報一天幾十封送到長安,上門千鈞一發,危機重重,兵臨城下,隻要是能表達現在危機狀態的形容詞都用了一遍,大意就一個:趕快派兵支援,老弟我要頂不住了!
劉啟也很緊張,劉武頂不住,長安就要裸奔,所以趕緊派人通知周亞夫,援助梁國!
周亞夫一天收到朝廷以及梁國幾十封救援通知書。
他隻回複了一句話:請梁王一定要頂住!
劉武收到周亞夫的信件,直接就把他全家祖宗八代都問候了一遍,我要的是援兵,不是廢話,能頂住還找你,要是我都能頂住,還要你幹嘛。你究竟在幹嘛?
而此時的周亞夫,卻是什麼事都不幹,就在那玩!
自從領兵出發那天起,周亞夫就開始打起了算盤,雖說手底下有三十六位將軍,但是基本都是菜鳥,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士兵數量也不少,但是比起吳楚聯軍並不占優勢,且由於多年沒有打仗,軍隊紀律渙散,戰鬥力差,對外宣傳軍容整齊,對內開會的時候大家都是唉聲歎氣。劉濞和劉戊兩個家夥雖說人品不咋地,帶兵打仗都是行家裏手,且準備多年,如果正麵開打,硬碰硬,輸多勝少。
周亞夫一旦敗了,朝廷就敗了。
所以周亞夫不能敗!
要想贏,就的出奇製勝。
周亞夫想來想去,隻有一個辦法,吳楚聯軍勞師遠征,隻要斷絕他們的糧草就能不戰而勝。
斷糧,是一些古裝片經常出現的橋段,隻要偷襲或者截斷敵人糧道,就能乾坤倒轉,以弱勝強。為了表現主角的神奇光環,經常是千鈞一發的危機關頭,主角神兵天降,一把火燒毀了敵人糧草,沒有了糧食,敵人瞬間作鳥獸散。
當年郭大俠鎮守襄陽,神雕大俠楊過為了天下蒼生,一把火燒了蒙古囤積在南陽的糧草,又一塊石頭擊殺蒙古大汗蒙哥,解了襄陽的危局。
聽起來很風光,做起來很難!
連我們這種吃瓜群眾都明白的道理,難道那些帶兵打仗的將領能不明白,能讓你如此輕易的斷我的糧道,我還怎麼出來混!
況且正麵戰場你都沒有機會贏我,如何繞過我斷我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