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平叛(2)(2 / 2)

你想斷我的糧道,我還想斷你的呢!

正因為難,所以要有犧牲!

周亞夫打出兵那天起就打定主意,不與吳楚聯軍正麵接觸,他走藍田,出武關,沿著當年劉邦入關的路線反其道而行之,屯兵於梁國北部的昌邑,然後就在那貓著不動,靜靜的等待時機!

梁國近在咫尺,周亞夫不發一兵一卒,就在那看著!

梁王求救,回複:請梁王頂住!

梁王讓哥哥代為求救,回複:請梁王頂住。

再求救:回複: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這回不但梁王罵,劉啟娘仨一起罵。周亞夫的眼皮一天到晚跳個不停!

周亞夫站在中軍大帳門口,遙望火光衝天的梁國方向,仿佛能聽到那裏的喊殺聲,他默默的說道:罵就罵吧,將來你們會理解我的,

劉武這時候才明白,指望周亞夫是不現實了,無山可依,惟有自救!

這位從小飽受父母寵愛、不知困難為何物的紈絝子弟在生死關頭迸發出驚人的能量,他委任韓安國和張羽為陣前大將,想盡一切辦法,死守梁國!

韓安國是梁國本地人,自帶神童屬性,一張嘴從小就能說會道,再加上書讀得好,在當地名氣很大,長大以後就一直跟著劉武混,在此之前,他隻是一個普通的謀士,從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劉武讓韓安國出頭,有點“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意思,一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有沒有帶兵打戰的經驗,如何衝鋒陷陣,要是爺爺劉邦看見,非得衝上來扇孫子幾個耳光不可。

但是韓安國用事實生動的證明:讀聖賢書,一樣可以帶兵打仗。

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說的是想圍城,進攻方必須有十倍的兵力才能做到,要想進攻,必須有五倍的兵力。

韓安國讀書多,可不是書呆子:吳楚聯軍雖然勢頭猛,兵力多,但是也沒有到五倍十倍的地步,且梁國背靠首都,後勤補給源源不斷,不缺糧不缺錢,且梁國經營多年,牆高河深,隻要部署得當,意誌堅定,絕對有希望守住。

至於帶兵打戰,自己不能去,但有張羽啊!

張羽的哥哥叫做張尚,之前在楚國做國相,聽說楚王劉戊要造反,苦口婆心,好勸歹勸,結果不但沒勸出結果,反倒被劉戊給殺了。

張羽打小跟著哥哥一起長大,兄弟感情非常好,殺了張尚,劉戊就是張羽的大仇人!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所以對於張羽,連站前動員都免了,整個人跟餓狼一樣,看到楚軍就眼紅,一放出去就要拚命!

一文一武,哥倆相得益彰,把個梁國守的和鐵桶陣一樣,滴水不漏!

吳楚聯軍能打是吧,我不和你打,就玩防守反擊。

至於守到什麼時候,韓安國不知道,劉武也不知道,連劉啟都不知道,誰又能知道!

而周亞夫,此刻就如同暗夜中潛伏的孤狼,在月光下一動不動的看著前方,那裏,正是吳楚聯軍的糧道!

隻有他知道,要防守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