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被關起來以後倒是十分平靜,這個結局是預料中的事情,他終於明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晁錯剛死就來索命了。天道報應,絲毫不爽。
但是袁盎又錯了,老天爺暫時不打算收他。
就在被處決的前一天晚上,袁盎竟然被人從戒備森嚴的吳軍大營中救出去了。
劉濞一直到死都沒有搞清楚,究竟是誰就走了袁盎,為什麼會有人救他。
就連袁盎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說來話長,當年袁盎在吳國做國相,家教不嚴,屬下一個小官員和自己的小妾私通,兩人愛的如膠似漆,欲仙欲死,結果一不小心,被人發現了。私通主母,這是三刀六洞的大罪,以袁盎的地位,要收拾這個小官簡直就是舉手之勞,奸夫哥覺得大事不妙,在生死抉擇的緊要關頭,拋棄愛情,選擇獨自逃命。
以袁盎的睚眥必報的個性,這件事情絕對不能善罷甘休,但是此時的袁盎不知道是良心發現還是另有隱情,竟然決定既往不咎,還親自騎馬追上奸夫,一頓好話把奸夫哥勸回來,不僅如此,袁盎還順水推舟,成人之美,把小妾送給了奸夫哥。
奸夫哥感動的鼻涕都下來了,袁大人簡直就是活菩薩,跟著袁大人混,好吃好喝還送老婆,這種好領導莫說打著燈籠難找,就是把太陽做成燈籠,也找不到第二個這種好人啊!
奸夫哥下定決心,一定要報答袁盎。
袁盎回長安以後,奸夫哥在賢內助的鼎力支持下,努力工作,當上了吳王劉濞旗下的司馬,受到了劉濞的賞識。
有一天,奸夫哥接到一個艱巨的任務,要求看管一個非常重要的犯人,據說還是朝廷派來的欽差大臣:袁盎。
對於這樣一件離奇的事情,隻能說:即使你不是一個好人,做好事也會有好報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句話同樣適用袁盎!
奸夫哥把所有的積蓄拿出來換成烈酒,就在袁盎被處決的前一天晚上,把所有守衛人員灌醉,然後把袁盎放走。
袁盎來不及感謝,穿著一雙木屐在大雪紛飛的夜晚急行軍逃命,據史書記載,袁盎一晚上跑了七十裏,大半個馬拉鬆,穿過重重關卡,跑到了梁國的軍營,到了以後才發現腳腫的跟大饅頭一樣。好在袁盎身體強壯,凍成那樣也沒有聽說要截肢一類的,養了一段時間就恢複了健康。
恢複健康以後,袁盎悲壯的回到了首都長安,劉啟原本打算借刀殺人把袁盎一起幹掉,這樣晁錯的死就可以推到這小子身上,沒有想到萬無一失的計策,劉濞這老小子配合能力太差,竟然讓這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給跑了,聽他這逃跑的傳奇經曆,像是命不該絕,既然是天意,作為天子必須的聽,劉啟順水推舟,好好安慰了一番袁盎,讓他好好養身體,然後繼續為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