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這件事情上,劉恒作為領導人,充分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經過官方結構的大力宣傳,很快風靡全國,成為大家學習的楷模。
也許是劉恒的孝心感動了天地,過了一段時間,發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讓大家對這位真龍天子更加深信不疑。
劉恒的老婆叫做竇漪房,清河人,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武邑縣,這個女人的傳奇程度一點不亞於她的婆婆,毫不客氣的說,簡直就是錯進錯出的典範,講劉恒就不能錯過她,所以先講一個關於她的故事。
竇漪房的童年非常不幸,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走了,她有一個哥哥叫做竇長君,還有一個弟弟叫做竇少君,也叫做竇廣國,這樣一個家庭在那個時代能有口飯吃就不錯了,女孩子嫁的好些說不定還能過上好日子,但是竇漪房的命運比較硬,因為長的比較漂亮被選進了後宮,在舊社會,這是女人改變命運的最好機會,雖然後宮宮鬥十分慘烈,但是至少不在需要為了一日三餐絞盡腦汁,所以說漂亮是生產力是有道理的,有時候一張臉可以改變一生的命運。
經過多輪麵試入宮的竇漪房,很快被後宮的生活磨平了豪言壯誌,當年入宮的時候還想著如何如何得到寵幸飛黃騰達,結果進去幾年連皇上的麵都沒見見到,還非常不幸的被裁員下崗了。
原來惠帝的時候,呂後為了拉攏人心,把後宮的宮女挑出來一部分送給各諸侯國的國君,竇漪房就在這個範圍內,下崗就下崗吧,脫離國家隊到地方隊工作也不錯,竇漪房提出,自己家是清河人,距離趙國比較近,所以強烈要求去趙國皇宮工作,負責就業分流的太監考慮到竇漪房家的實際困難,非常同情她,同意了她的申請,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這位太監是個馬大哈,把竇漪房的名字寫錯地方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當時紙還沒有被發明,刻竹簡太辛苦導致馬虎大意,總之,竇漪房沒有被派遣到趙國,卻被派遣去了不遠處的代國。
竇漪房太鬱悶了,裁員就算了,還被分流到偏遠地區,不能這麼欺負人啊,所以死活不去,但是人員分流名單已經報上去了,不能再更改,所以太監好勸歹勸總算把竇漪房忽悠去了代國。
太監心裏很不好意思,竇漪房委屈的要死要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情竟然成為竇漪房命運最大的轉折。
代國的國君叫做劉恒,是個老實孩子,此時已經有皇後了,但是大姨娘呂後給的禮物,不能不收,所以就從這五個美女中挑了一個自己留著,其他的都分給大臣們,這一個就是竇漪房。
史書對竇漪房的長相才華沒有描述,但是從她一路過關斬將的表現來看,這位竇皇後應該還是非常有姿色的,從她忽悠太監的手段來看,智商情商應該都不錯,這樣的女人,不火才怪呢。
嫁給劉恒以後,竇漪房連續生了三個孩子,大女兒劉嫖(這名字有點那啥),大兒子劉啟,小兒子劉武。在此之前,劉恒的王後已經生了四個兒子,但是非常不幸的是,王後連同四個兒子在劉恒上台之前陸陸續續先走了。
一母所生四個兒子都未成年,有理由懷疑母係家族有某種遺傳病,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按照排隊順序,劉啟成了皇帝最大的兒子,所以劉恒上台以後,大臣一致推薦立劉啟為太子,於是竇漪房順理成章的做了皇後。
你可以說竇漪房的前半生是個勵誌故事,也可以說這是命運開的玩笑,還可以認為這是一場陰差陰錯,但是無論如何,竇漪房逆天改命成功,從一個父母雙亡的村姑逆襲成為第一夫人。
妹妹做了第一夫人,大舅哥竇長君跟著沾光,到首都長安做起了國舅,可憐的是小國舅竇少君在四五歲的時候被人拐賣了,竇太後入宮多年沒有回過家,直到此刻才聽到弟弟失蹤的消息,非常的傷心,於是利用老公的關係四處查找,但是一直沒有結果。
忽然有一天,有人毛遂自薦,說自己就是竇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