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家事
新皇帝被大家捧上台,雖說大家都同意,但是皇位畢竟有些來路不正,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路不同,大家能捧你做皇帝,也能把你從皇帝的位子上掀下來,想做好皇帝,的先把位子坐穩。劉恒是個老實人,老實人是做事實在守規矩,卻不是傻瓜,何況身邊還有一群智囊給他出主意,一些準備工作還是要做的。
首先是把自己人宋昌提拔為衛將軍,管理南軍北軍,作為京城兩大武裝力量,在鏟除呂氏反革命集團鬥爭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讓大家進一步明白,誰掌握了槍杆子誰就可以做皇帝的道理,所以用自己人是必須的,宋昌作為代國老臣,資曆能力忠心都是不二人選,用他做這個位子再合適不過了,張武封為郎中令,巡行宮殿,兩個從龍大臣一內一外,負責保衛皇上安全,安全是第一要務。
緊接著,當年十月,劉恒給老爹上了個墳,趁機給幾位被迫害致死的兄弟平反,被活活餓死的趙王劉友被追諡為幽王(這名字頗有倩女幽魂的意思),由兒子接替趙王的位子,琅琊王劉澤取代被殺的呂通,做了燕王,齊楚兩國被呂後搶走的土地一律歸還。太尉周勃,在平定呂氏反革命集團叛亂中立了大功,同時在擁立新一屆領導班子這件事情上頭腦清醒,做事果斷,選擇正確,加封封邑一萬戶,賞黃金五千,丞相陳平,將軍灌嬰關協助太尉撥亂反正,同樣功勳卓著,各加封三千戶,黃金兩千,劉章紀通各加封封邑兩千戶,黃金一千,同時,作為上市前的原始股東,代國來的老臣紛紛得到賞賜,宋昌除了獲得實崗工作,還被加封為壯武侯(這名字非常貼切,叫壯膽候更好),張武等人也都有封賞。
大家皆大歡喜,隻有劉章劉興居兄弟悶悶不樂,封地黃金都是小意思,家裏有的是錢,想更進一步卻沒有如願,多年辛苦卻給別人做了嫁衣,現在生米已經煮成熟飯,隻能領旨謝恩。
掌控了上層,對於下層自然也有許多收買人心的辦法,當時媒體資訊不發達,皇帝高高在上,身高體重三維老百姓無法得知,好不好更是無從評價,神仙打架,與百姓無關,隻要有飯吃,啥都無所謂,宣傳皇帝是一樣比較困難的事情,當然隻要開通腦筋,辦法總是有的。
有一樣東西,古今中外皇帝百姓都一樣,做的好,人人佩服,是應該的,做的不好,人人罵,而且罵的理直氣壯,連個同情你的人都沒有。
孝!
漢朝以孝治國,是曆史上第一個把“孝”作為治國理念的超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漢朝皇帝的諡號除了前邊一大段高大上的形容詞,倒數第二個字都是“孝”,東西兩漢二十四個皇帝(數量可以商榷,有些廢帝沒有包含在內),有二十二是用了“孝”字,比如惠帝劉盈稱為“孝惠皇帝”。從民間的角度,“孝”同樣非常重要,你和老百姓講之乎者也他們沒有上過學聽不明白,但是將孝順父母長輩,識字不識字都聽的明白。
敬天敬地敬父母,不孝順就是大逆不道,連父母都不孝順,如何終於皇帝,所以孝不管在上層還是下層,都非常重要,用今天的話說,這就是最大的精神文明建設。
這種傳統綿延幾千年,貫穿中華文明的始終,到了元代,郭居敬編了本書,叫做“二十四孝”,講了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圖文並茂,十分生動,成為孝文化的集大成者,流傳千古。現在許多娛樂雜誌動輒“二十四孝”老公,把古人的經典隱身杜撰,老爸老媽變成了老婆,疼老婆變成了孝順,太娛樂了,有點錯位。
據曆史學家考證,郭居敬這本書大部分故事來源於西漢劉向編的“孝子傳”,所以其中漢朝的孝子多,能入選的,都是做出常人做不能的大孝。
從文獻上看,這些大孝子做出來的事情用今天的評價標準來看簡直是驚天地,泣鬼神,把孝子的門檻抬的太高太高,我等搭三個板凳都夠不著,每次都是看的一頭冷汗,慚愧不已,看到賣身葬父,臥冰求鯉,嚐糞憂心等,我頭皮都一陣發緊,腦袋裏蹦出兩個大字:不孝。
其中有一條難度稍微低點的,叫做親嚐湯藥,孝子名稱:劉恒
你沒看錯,就是新皇帝劉恒。
劉恒的父親輪不到他孝順,想孝順的孝子賢孫太多了,母親薄姬,這位傳奇女性前半生顛沛流離,唯一的依靠就是唯一的兒子劉恒,後半生蝸居一隅,含辛茹苦,身體十分的不好,曾經一度連續臥床三年,三年裏,劉恒每天都來看望母親,動不動親自陪床包夜,所有的湯藥都的自己嚐過以後再給母親喝,一直到目前痊愈,從難度上看陪個床,包個夜,嚐個藥也算不上什麼,但是能三年如一日,天天如此,替你來容易坐起來真不容易。有句老話叫做:床頭百日無孝子,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短期伺候老人許多人都能做到,一旦常年臥床,就會被當做家庭負擔,由此引發的家庭矛盾不勝枚舉,所以人們常說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