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論功行賞(2)
雍齒率先得到封賞,給大家夥吃了定心丸,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順理成章:起名字,排隊!
沒過多久,光榮榜發布,具體如下(排名必須分先後):
第一名:酂文終侯蕭何
第二名:平陽懿侯曹參
第三名:宣平武侯張敖
第四名:絳武侯周勃
第五名:舞陽武侯樊噲
第六名:曲周景侯酈商
。。。。
第二十一名:淮陰侯韓信
。。。。
第四十七名:曲逆獻侯陳平
。。。。
第六十二名:留文成侯張良
。。。。。
第一百二十一名:平皋煬侯項它
。。。。
第一百三十五名:桃安侯項襄
。。。。
第一百四十名:射陽侯項纏
。。。。
第一百四十五名:沛侯劉濞
收工!
一百四十五個候,比梁上一八零八好漢還多,十分熱鬧!這就好比是評職稱,經過組織一番考察,最終評定:大家都是教授了,而且這個教授是終身製,世襲製!
但是這個結果,卻非常有必要解讀一下:
第一名:蕭何,前文已經做了解釋,無異議,有異議也沒用,老大欽點的!
第二名:曹參。大哥,你媽貴姓?怎麼忽然就爬上來了?
前文講過,第一次論功行賞大會,劉邦當麵點出開國三傑:分別為蕭何,張良,韓信。按照領導當時的意見,狀元榜眼探花就是這三位了,但是到了發榜的時候,曹參不聲不響的竄到了第二名,這個結果變化有點大!
變化確實很大,卻沒有引起任何不滿,因為在大家心目中,曹參絕對是有資格的,甚至不少人認為,曹參應該是第一名。
曹參的出身前文交代過,沛縣典獄長出身,蕭何的下屬,劉邦的領導,起義的元老。劉邦起義以後,曹參走上了蕭何完全不一樣的道路,這位典獄長在鬥爭中成長,八年抗戰期間:身經百戰,屢建戰功,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全身上下受傷七十多處,為西漢開國立下赫赫戰功。
要資曆有資曆,要能力有能力,要人緣有人緣,唯一的缺點就是做人比較低調,屬於埋頭苦幹型,缺乏閃光點。這種職員領導同事都喜歡,做第二名,都有點委屈了!
第三名:張敖
這人什麼鬼?前文曾經提到過成都君張敖,莫非是他!
就是他,趙王張耳的兒子,張敖,排名第三,不要問我為什麼,我隻知道他老婆叫魯元公主,他丈母娘叫呂雉,呂雉就這一個閨女,如果一定要找一個理由,那可能就是長的比較帥,誰讓公主喜歡呢!排第三:誰讚成,誰反對?
第六名:曲周景侯酈商
酈食其弟弟,排第六也不能說是因為哥哥的關係,酈商本身立過大功,酈食其如果不死,肯定榜上有名。
周勃樊噲灌嬰之流就不說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考證。再說說這位:
第二十一名:淮陰侯韓信
三甲跌出不說,連前十名都保不住,您沒有看錯,韓信,排名到了二十一,第二十名:梁鄒孝侯武儒,不認識吧,韓信就排在這種無名小卒後邊。而且是候,不是王,一起上位的英布,彭越,張耳都不在這份榜單,因為人家都是王,不參與候的排名。
為什麼會降級?後邊單獨說。
第四十七名:曲逆獻侯陳平
陳平去世的時候名氣地位很大,太史公專門寫了一篇陳丞相世家,世家不是人人當得起,但是在當時,我認為這個排名不算跑偏,陳平的好日子在後頭,現在隻是個開始,而且基於他做事的手段有些見不得光,排太高不合適!
曲逆候,去你的猴,哥不在乎!
第六十二名:留文成侯張良
您也沒有看錯,這位學習成績下降的比韓信還要厲害,直接班級前五十都進不去了,要不是班級人多,就要倒數了。
對於這個排名,張良很滿意,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我隻是個謀士,我沒有政治野心,我身體不好,我年紀大了,我忙著修仙,我怕別人嫉妒,我不想惹麻煩,所以我很低調,請不要把我排的太靠前。換句話說:張良學習成績下降是主動的:我不想考清華,就想上個二本。
除此以外,還有三位不得不說:第一百二十一名:平皋煬侯項它,第一百三十五名:桃安侯項襄,第一百四十名:射陽侯項纏。確切的說,應該稱呼他們為:劉它,劉襄(不是劉翔),劉纏(不是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