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論功行賞(1)(2 / 2)

劉邦心裏很鬱悶,這三個人有多大的貢獻他最清楚,蕭何的資曆不用多說,單單後勤保障這一項,把他列為三傑就當之無愧,當年成皋之戰,漢軍屢戰屢敗,每到關鍵時期,蕭何總能從關中派來援兵,不僅如此,為了消除劉邦的擔心,蕭何把自己的本家子弟統統派上前線,如此細心周到,可以說是赤膽忠心,況且韓信也是蕭何發掘的,有識人的大功勞,這就好比一隻足球隊,進攻型隊員當然容易出成績,好的門將也是必不可少,因為稀缺,所以珍貴,打打殺殺的人很多,蕭何隻有一個。

再說張良,雖然沒有直接軍功,但是每逢大事,都是張良幫助拿主意,當年鴻門宴忽悠項伯,入川燒棧道,彭城潰敗後的作戰方略,成皋之戰後的反戈一擊,都是人家出的主意,這些功勞有一件就夠得上封侯,更不要說張良為人謹慎小心,從不拉幫結派,結黨營私。這種三好學生級別的大臣,不好好封賞都不好意思。

反倒是韓信,年紀輕輕,才華橫溢,功高蓋世,大家竟然對他沒有意見,越是沒有意見,越是讓人不放心!

劉邦鬱悶,大夥也很鬱悶,蕭何張良韓信的座次老大已經決定了,雖然不服氣,但是作為吃瓜群眾,茶餘飯後說說也就算了,關鍵是自己能得到什麼好處,拖了這麼久了,老大一直不發話,大夥心裏本來就有氣,久而久之,牢騷話就過了起來。

有一天,劉邦和張良從路上經過,看到一群大臣在一起竊竊私語,就問張良:他們在做什麼?

張良很平靜的告訴劉邦:他們在討論造反。

造反這種話從別人口中說出來就是大逆不道,但是張良例外,因為劉邦相信張良是絕對不會謀反的。

為什麼要造反?劉邦黑著臉問道:

因為他們貪心!張良很實在的答到。看到劉邦沉默不語,張良繼續說道:人都有貪心,臣也貪心。

劉邦轉過身,用非常嚴肅的目光看著張良問道:你想要什麼?

張良非常淡定的抖了抖衣袖,然後仰起頭,一臉淡然的看著劉邦說道:臣身體不好,想多活幾年,別的什麼都不想要。

劉邦的臉色變得輕鬆,微微點點頭。

張良比自己小六歲,也已經是個老人了,早年矢誌不渝為韓國複仇,風餐露宿,浪跡天涯,極大損害了他的健康。據手下報告,自從天下太平以後,張良不問世事,天天在家裏修仙問道。

應該怎麼辦?劉邦問到:

陛下應該讓他們知道,賞賜是一定會有的,每個人都會有,不要著急。張良非常冷靜的答到。

怎麼告訴他們,難道讓朕去低三下四的討好他們?劉邦的臉色又開始陰雲密布。

隻需要賞賜一個人就可以了,其他人隻要看到這個人得到賞賜,自然不會在鬧下去。張良似乎早有準備。

是誰?

雍齒!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這位仁兄,他的身份非常複雜,概括起來有:劉邦的發小,起義的元老,著名的叛徒兼釘子戶,

這位仁兄當年趁著老大出差的機會反水占領了豐縣,劉邦在多次攻打失敗以後,依靠項梁的幫助才打下豐縣,雍齒失敗以後投奔了魏國的周市,後來又跳槽投奔了趙國,戰國被韓信攻破以後雍齒投降,搖身一變,重新成為劉氏集團高層幹部。

劉邦做夢都想幹掉雍齒,哪裏是雍齒,簡直是一顆蛀齒,要不是出於集團和個人的名譽考慮,煮殺,活埋。。。西漢十大酷刑早就準備好了,就等機會一到,開始牙科手術。

為什麼是雍齒?劉邦的表情有些猙獰,仿佛蛀牙又發作了。

陛下最恨的人是誰?張良問到:

那還用說,當然是雍齒!提起雍齒,劉邦就牙疼。

陛下恨雍齒,天下人都知道,所以隻要陛下賞賜了雍齒,大家就會明白,連雍齒都能賞賜,其他人自然也會賞賜,所以雍齒最合適。

公元前201年,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封雍齒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戶,位次居五十七。

什邡就是今天的陝西雍城,雍是雍齒的雍,齒是咬牙切齒的齒,據說劉邦下這道聖旨的時候牙都咬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