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仰天問烏江,誰是英雄(2 / 2)

就在此時,項羽忽然發現對麵軍中的指揮官是自己的老朋友呂馬童,死生之地還能見到故人,項羽有些激動,主動打了個招呼,呂馬童一看到項羽馬上大聲向領導王翌大喊:那個人就是項羽。

項羽最後一絲求生的年頭被擊破,親情愛情都離我而去,珍而重之的友情也遭到了背叛,這是老天要滅我啊,他對呂馬童大聲喊道:我聽說劉邦懸賞千金,封侯萬戶買我的頭顱,今天我就做回好事,留給你,說罷仰天自刎而死。

漢軍如同草原上的野狗,衝上來瘋搶項羽的屍體,幾十個人因為爭鬥自相殘殺而死,最後,王翌,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各的一部分。

一代天驕,殞命烏江!

寫到這,非常有必要停下來評價一下項羽,雖然自古以來對項羽的評價已經千千萬萬,但是項羽作為我這本書的主角,寫到他的死,仿佛胸中有口氣,不吐不快。

評價一個人,方法很多,筆者不是專業的曆史研究者,也不是心理學家,隻想從一個曆史愛好者,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分析他。

不得不說,項羽是個非常有魅力的人,曆史上權力鬥爭的失敗者很多,能得到項羽這般讚譽的獨此一家,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歸納出這樣幾條:

1:貴族出身,長得帥,有能力。以上三點加起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電影娛樂明星,項羽本身自帶偶像光環,所以在起兵初期,投奔項家的人源源不斷,看中的就是項家的顯赫背景,三代出一個貴族,項家世代為官,遠不是劉邦這種土包子可以相提並論的,項羽從小天資聰穎,氣宇非凡,金鱗不是池中物,總有一天會大展宏圖,這是大家公認的事情,可以說是眾望所歸,在起義初期,項羽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巨鹿一戰,奠定了十年的江湖地位,成功從偶像派轉變為實力派,這些都是項羽獲得聲望的重要原因。

2:悲劇英雄,這點首先要說項羽是個個人英雄主義極強的符號式人物,大家都喜歡英雄,尤其是那種單槍匹馬可以改變結果的大英雄,了解曆史的人都會發現,項氏集團較大規模的戰役指揮官都是項羽,他就像一個萬能充電器,時時刻刻衝在最前方。

但是如同希臘神話中的赫克托耳一樣,不論曾經創造怎樣的輝煌,項羽終究是個失敗者,抗秦英雄變身悲劇英雄,項羽的身份完成從偶像向雕像的轉變,偶像隻能在屬於自己那個時代短暫的停留,雕像卻會不朽。比起勝利者劉邦,項羽的失敗者身份增加了強烈的感情色彩,悲劇比成功無疑更為震撼人心。

3:美人加持,英雄美人,美人英雄,虞姬的出現讓項羽的悲劇英雄色彩趨於完美,百煉鋼加繞指柔,真正做到了男女老少通吃,正史野史通吃。

好處誇完了,再來說說項羽為什麼失敗,筆者也歸納了幾點

1:沒有目標,比起劉邦的誌向遠大,項羽隻能用鼠目寸光來形容,殺懷王,殺子嬰,屠鹹陽,殺俘虜,毫無目的,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完全沒有政治家的視野和長遠目光,當年在鹹陽,韓生勸他留在關中,結果被他煮殺,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堂堂上將軍,和中了科舉的進士一樣小家子氣,白白浪費了帝王之業。

2:不會用人,比起劉邦的知人善用,禮賢下士,項羽在用人方麵,連小學生都不如,史記.陳丞相世家中記載:..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簡單點說,就是任人唯親而不是任人唯賢,這是家族企業最大的弊端,結果就是項伯項襄一個個的反水,自己人背叛了自己人,而有能力的韓信,陳平得不到重用,一個個跳槽到劉邦集團,成為劉邦的得力助手。

3:婦人之仁,匹夫之勇。成大事,必然臉厚心黑,厚黑教主曰:“臉厚如城牆,心黑如煤炭”,項羽臉皮不夠厚,心也不夠黑,縱觀楚漢戰爭,劉邦多次動用勸降忽悠的策略,發揮名嘴的優勢,不費一兵一卒,拿下眾多城市,而項羽,迷信武力,動不動大打出手,浪費不說,效果也不是很好,這就是臉皮不夠厚,鴻門宴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白白放走劉邦,養虎為患,心不夠黑。直到烏江失敗,還以為是天欲亡我,非戰之罪,隻能說還沒有深刻意識到問題所在。

古今中外,能與項羽比肩的英雄極少,筆者到覺得項羽和迦太基傳奇英雄漢尼拔有些類似,貴族出身,軍事天才,卻難逃失敗的命運,項羽輸給了性格,漢尼拔輸給了命運,一樣的悲劇英雄。

劍折沙盡血洗風,

七載成敗轉頭空..

蕩恨笑飲蒼天淚,

段韌傲刻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