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韓信的戰爭(2)(1 / 2)

第四十章:韓信的戰爭(2)

龍且希望快,韓信就給他快。

雙方在濰水短兵相接,韓信率先發起進攻,隔水進攻,是兵家大忌,當時正是冬天,濰河的水很淺,可以徒步渡河,龍且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先給韓信來個半渡擊之,打的韓信潰不成軍,急急忙忙撤走。

良好的開局讓龍且對自己的判斷更有信心,韓信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強大,對手已經敗退,龍且自然不願意放過追窮寇的機會,身先士卒,親自帶兵渡河追擊韓信,就在龍且帶了少部分士兵過了濰水的時候,河流上遊忽然浪湧,大量的河水如同山洪暴發一般衝了下來,把龍且的追兵一分為二,韓信已經敗退的士兵立即掉頭攻擊,本來人數占優的龍且變得寡不敵眾,被韓信殺的大敗,龍且自己也戰死了。

龍且至死都不明白,濰河哪來的大水?難道是天意?

老天爺再偏心,也不敢這麼明目張膽,造成這次水災的不是別人,正是韓信。這位沒落貴族的後裔,再次展示了自己天才的軍事才華,生動的詮釋了什麼是軍事大家。

諸葛亮曾經對魯肅說過: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要想成為軍事大家,首先必須是個雜家,就的什麼都懂,什麼都會,隻有這樣,才能從危機中發現機會,化腐朽為神奇,變不可能為可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兵力對比來看,楚軍號稱二十萬,絕對有吹牛成分,但是比起韓信五萬人,數量上依然占有優勢,龍且是當世名將,有齊軍的協助,相當於占據主場優勢,雖然劉邦派灌嬰,曹參派兵支援,但從各方麵來判斷,韓信這場戰役都處於絕對的劣勢。

以正和,以奇勝!要想以弱勝強,隻有出奇製勝。

奇的妙處就在於讓你想不到,不但你想不到,我也想不到!

韓信經過周密觀察,發現雖然濰水河冬天水位較淺,但是上遊來水源源不斷,如果在上遊築壩,待雙方交戰時期忽然開閘放水,就可以有效切割敵人,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個主意聽起來很好,但是實現起來有難度,如何在那麼短的時間攔住上遊的來水,而且可以讓下遊的人看不出來,龍且不是傻瓜,開戰之前雙方的偵察兵早就把附近的地形摸的一清二楚。

天無絕人之路,韓信在河流上遊找到了一個點,這裏海拔相對較高,適合築壩,而且距離楚軍軍營較遠,超出了偵查範圍,在這裏動工,萬無一失。

韓信調動上萬士兵,連夜開工,他們找來很多麻袋,裝滿泥土,堵塞河道,就和今天的沙包差不多,時間倒退兩千年,打沙包是非常先進的思想,什麼是先進,別人想不到,你先想到,你就是先進。

等到第二天開戰,韓信首先進攻,裝模作樣打了一陣子開始敗退,引誘龍且追趕,追到一半開閘放水,再來個反擊其半渡,大獲全勝。

不是龍且水,而是對手太強,用強形容都不合適,簡直是太妖了,不是人幹的事。

如果說龍且是一柄寶劍,韓信早已經超越了劍的境界,草木竹石,皆可為劍,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無劍勝有劍。

將才和天才中間隔著一道巨大的鴻溝,大到不可逾越。麵對這種人,隻能怨:既生瑜,何生亮。

龍且死後,楚齊聯軍失去了主心骨,成了烏合之眾,紛紛作鳥獸散,韓信乘勢追殺,很快占領了齊國全境。

二十八歲的韓信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勝利,登上了人生的巔峰,此時傳來消息,劉邦封張耳為趙王。而對於剛剛立了大功的韓信,隻字未提。

有功的不賞,關係戶爬的蹭蹭的,韓信明白,又被老板忽悠了,這個老家夥,欺負我年紀小,打仗的時候想著我,但凡有點好事,從來不考慮我,我已經忍了許多次了,這次我不要再忍,你裝糊塗,我就把事情挑明。

韓信直接給劉邦寫了一封信,說道:齊國是個狡詐的國家,距離楚國又近,如今群龍無首,也不是個辦法,為了更好的配合正麵戰場,請老板批準我代理齊國國王的職務。

劉老板看到信後非常生氣,當著郵遞員的麵就開始罵韓信,老子打仗忙的要死,你不來幫我就算了,還趁機跟我要這要那。

罵的正爽,忽然腳麵一疼,抬頭才看到陳平在給自己使眼色。雙方心領神會,趕緊咬了個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