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投降!
國在人在,國亡人亡,魏咎在城破之時選擇自焚。
千年以後,北京城破之日崇禎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殺,留下遺言:朕登極十七年,致敵人內地四次,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麵目見祖宗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複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又過了幾百年,末代皇帝溥儀說:“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了多少百姓,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反正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甘心。”
王比王,氣死人!所以說封建社會結束是有道理的,領導幹部的素質下降的太厲害。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魏咎千古!
魏咎的弟弟魏豹破城以後逃到了楚國,為了不讓魏國的番號就此消失,楚懷王給了魏豹幾千人,魏豹趁著章邯不注意,東山再起,又重新奪回了一部分魏國的土地。
齊國的丞相田榮在田儋死後收集部分舊部,向東撤回到齊國的東阿,章邯痛打落水狗,派兵包圍了東阿,田榮岌岌可危。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留守齊國的貴族聽說田儋死了,連喪事都不辦,馬上跳出來奪取權力,他們擁立被活活餓死的舊齊國最後一任國君田建的弟弟田假為齊王,田角當了丞相,田角的弟弟田間為大將軍,迅速組成新一屆齊國正府。
項梁明白,到了該出手的時候了。
之前的抗秦援魏戰役,他隻是象征性的派出項它,項它在這場戰鬥中也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其實這一切都是項梁的計劃。
剛剛北上的項梁,對於中原爭霸的形式缺乏了解,不願意把手裏的籌碼一把壓上,他需要觀察,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
魏國的慘敗讓項梁意識到秦國的強大,強大到光靠自己是無法戰勝對手的,所以他必須出手救助田榮,魏國已經一蹶不振,如果齊國也被章邯覆滅,楚國將難以獨善其身。
七月,項梁親自帶兵攻打亢父,亢父舊址就在今天山東濟寧附近,在這次戰役中,項梁在東阿城下擊敗章邯,解了田榮的危局。
章邯連勝的勢頭終於被終結!
首戰告捷,項梁再接再厲,一路追擊向西撤退的秦軍,追擊到濮陽,再一次擊敗了章邯。與此同時,派手下新收的馬仔劉邦和侄子項羽從另一路攻打城陽,城陽就是現在的山東諸城,劉邦項羽哥倆的手以後,再次選擇了屠城。
難怪說穩定壓倒一切,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誰得手倒黴的都是老百姓。
章邯被項梁連續擊敗,已經退無可退,他臨時改變戰略,在濮陽挖溝引水加固城池,決定死守濮陽等待援軍。
項羽劉邦屠城以後趕來支援項梁打濮陽,結果久攻不下,為了擴大戰果,項梁自己繼續圍困濮陽,命令項羽劉邦改道去攻打定陶,定陶就是今天的山東菏澤附近。
戰鬥進入相持階段!雙方都在等待援兵!
八月,剛剛從東阿解圍的田榮回到齊國故地,開始秋後算賬,屁股還沒有坐熱的新國君田假打不過田榮的還鄉團,逃亡投奔了楚國,丞相田間正在趙國搬救兵,聽說田假跑了也不敢回齊國。
於是田榮不費吹灰之力,複辟成功,立田儋兒子田市為齊王,自任丞相,立自己弟弟田橫為大將軍,重新奪回了齊國的領導權。
項梁看到田榮已經複辟成功,就派人通知齊國趙國趕緊出兵援助,爭取一鼓作氣拿下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