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帝國的反擊(2 / 3)

學院派戰勝了野路子!貴族擊敗了平民!

如果還要總結第三條原因的話,那就是秦國的餘威還在,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單憑慣性也足以摧毀一群不知深淺的烏合之眾。

周文戰敗以後退出函穀關,到曹陽亭駐紮下來,曹陽亭就先今天河南靈寶東北的一個小地方,希望可以喘一口氣,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輸,這場戰爭無論天時地利人和都是他占優,沒有理由啊!

他的思索沒有取得成果,過了兩個月,章邯追擊過來,再次擊敗周文,周文退守澠池,即現在的河南省三門峽市。

十餘天後,章邯饑餓的大軍席卷而至,這一次他們沒有給周文機會,徹底擊潰周文,周文自殺。

章邯三戰周文,三戰全勝。

這就好比NBA的季後賽,零比三,再不服氣也隻能黯然出局!

這不是比賽,比賽還可以重頭再來,戰爭,輸了就是死!

與此同時,代理楚王吳廣正在圍攻滎陽,滎陽屬於三川郡,三川郡守正是當朝丞相李斯的兒子李由。

李由在三川經營多年,早有準備,吳廣攻打了許久也沒有攻下,周文戰敗的消息傳來,吳廣手下的人漸漸慌亂起來。

部將田臧、李歸一幹人與吳廣的關係本來就不好,平時礙於吳廣在隊伍中的權威不敢多說話,如今形勢逆轉,私下的議論就多了起來。

田臧認為:周文全軍覆沒,秦軍必然乘勝追擊,第一個要打的就是吳廣,以秦軍的氣勢,說不定哪天就從天而降,現在如果不造作準備,秦軍一到,與李由內外夾擊,他們這隻軍隊必死無葬身之地。吳廣驕傲蠻橫,又不懂兵法,看來跟著他隻有死路一條,不如除掉他,才好重新計議。

大家一拍即合。

於是,田臧與部將李歸直入吳廣營帳,假傳陳勝密旨,說:“吳廣久留滎陽,暗藏禍心,蓄意謀反,我等受楚王密旨誅殺吳廣。”

吳廣來不及申辯就被田臧等人殺死。田臧、李歸隨後把吳廣的頭砍下來出帳,召集全軍,說吳廣與秦國私下勾搭想要謀反,今奉楚王的密旨已經把他處死了。接著,田臧寫了一封信送給張楚王陳勝,誣告吳廣陰謀叛變,自己同眾將揭發其圖謀,已經就地處決。

陳勝收到信以後心情很複雜!

他與吳廣一起舉事,相交日久,吳廣是個什麼樣的人陳勝非常清楚。陳勝稱王以後坐鎮陳縣,吳廣自告奮勇以代理楚王的身份出兵攻打三川郡,陳勝開始非常感激,但隨著權力欲望的膨脹,陳勝對吳廣開始忌憚,唯恐有一天陳勝也像武臣一樣背棄他。如今吳廣死了,陳勝也去掉了一塊心病。

至於吳廣會不會謀反,陳勝不願意去想。田臧先斬後奏,既成事實,他還能怎麼樣,周文新敗,吳廣被殺,如果田臧再被逼的謀反,張楚國就完了!

一切都是權力的遊戲!

因此,他對吳廣之死非但不去追究,反而立即任命田臧為上將。田臧矯詔殺吳廣,本來向陳勝報告時,心裏還有些許害怕,現在陳勝非但沒有追責,反而封自己為上將,不禁大喜過望。

吳廣與陳勝同舉大事,浴血奮戰,結果竟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於自己人之手,也著實是千古奇冤一樁。

太史公有言:吳廣素愛人。可見吳廣在義軍中人緣不錯。

後人曾對吳廣之死作過細致分析,有人說,田臧和吳廣在軍事決策上出現嚴重分歧,麵對秦軍夾擊,田臧不得不殺死吳廣,救己圖存;有人認為,陳勝為王後,頗為猜忌,妄殺故舊,田臧殺吳廣有可能暗中順從了陳勝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心意;有人還認為,吳廣之死,不過是田臧實現個人取而代之野心的一個大膽陰謀而已。

眾說紛紜,但不管何種原因,從田臧殺吳廣事件中,可以看出張楚政權經過一段茁壯成長期後,在爭奪勝利果實的過程中,其內部已經逐漸開始分裂和傾軋,勾心鬥角,內訌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