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複國大亂燉(2)(2 / 2)

不能不說周市是秦末亂世中的一股清流!

魏咎此刻在陳縣,陳勝在與下屬的鬥爭中逐漸成長,為了避免趙國燕國反水的悲劇,死活不放魏咎去周市那裏。周市就一次一次的派人去陳縣迎取魏咎,為了魏咎,雙方形成了拉鋸戰。

在這場鬥爭中,魏咎堅持原則,寸土不讓,要麼給人,要麼免談。隨時做好和陳勝翻臉的準備。拉鋸到了第五次,陳勝終於受不了了,同意把魏咎送過去,於是魏咎就在原魏地複國,稱為魏王。立周市為魏國丞相。

可憐的陳勝,公司剛上市,高管就跳槽的跳槽,創業的創業,一副要散夥的架勢。

終於領到齊國了!

齊國是戰國時期與楚國齊名的大國,孔孟之鄉,沃野千裏,人口眾多,東方的霸主,也是最後一個滅國的國家,國內遺老遺少眾多,在這場複國大潮中自然不甘人後。

田儋是齊國王族的後人,齊國本為薑姓呂氏,田氏伐齊以後田姓就是齊國的國姓。在這多說一句,前文曾交代呂雉是薑姓呂氏的後人,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齊國亡國以後,田儋一家移民到狄縣,就是現在的山東省高青縣,田儋家大業大,兩個堂弟田榮田橫也都非常有能力,到了狄縣馬上成為當地的大豪,財力雄厚,人脈廣泛,算的上眾望所歸的大人物。

陳勝吳廣起義以後,周市的軍隊占領了魏國的舊地,並一路向東,打到了狄縣。狄縣縣令不願意投降,堅守城池。

田儋也想起義,無奈狄縣政治穩定,一直沒有機會。周市打過來以後,狄縣的外部氣氛緊張起來,田儋看到了渾水摸魚的機會,決定擒賊先擒王。

田儋向縣令告發自己家的奴仆是個臥底,他向縣令表示:為了保衛家鄉,他決定大義滅親,殺掉奴仆,但是狄縣是法治社會,作為遵紀守法的好市民,不能私自執行家法,他請求麵見縣令,報請縣令允許以後再殺死奴仆。

縣令非常感動,邀請田儋訪問縣正府,田儋愉快的接受了邀請。雙方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見麵,並就狄縣的局勢交換了看法。

就在會談快要結束的時候,田儋忽然翻臉,殺死狄縣的縣令,然後舉兵起義,自立為齊王,可憐的狄縣縣令,遭受了和殷通一樣的命運。剛剛打退侵略者的進攻,堡壘卻被內部攻破了。

起義有起義的套路,廣告是必不可少的,田儋得到狄縣以後,開啟宣傳大機器,到處宣揚自己齊國王族的身份,一再聲稱自己這麼做都是為了大家,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為自己造反尋找合理性。

事實證明,宣傳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田儋的人氣暴漲,短時間內成為齊國眾望所歸的人物,田儋和田榮田橫招兵買馬,迅速占領了齊國的舊地。

齊國宣布複國!

楚國,趙國,燕國,魏國,齊國,山東六國隻剩下可憐的韓國!

說韓國可憐,確實可憐,作為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國家,等到其他五國複國,韓國卻連個有影響力的人都沒有,隻能眼巴巴的看著人家呼啦啦熱鬧。

當然韓國也保留著一點火種,隻是時機未到!後文再做交代。

時勢造英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屬於貴族的時代,是屬於草根的時代。

秦國曆經幾十代人,幾百年打下的江山,幾個月就被顛覆了,幾年前秦始皇還重走長征路,追憶先祖篳路藍縷的光榮之路,對子女進行傳統革命家庭教育,幾年後,這份榮光就煙消雲散,不能不說曆史比我們想象的精彩太多!

如果說秦國是一座前無古人的宏偉大廈,那麼這個時候應該說,蓋樓困難,拆樓容易,大澤鄉起義就像一顆安放在基座上的定時炸彈,樓蓋的再結實,工期再久,也在爆炸的一瞬間,灰飛煙滅。

對於這些剛剛登上王座的起義人而言,大澤鄉起義如同漫漫冬夜過後第一縷春風,吹過久違的草原,無數草兒伸出了嫩芽,生機勃勃,他們以為春天到了,可以好好舒展一下,盡情的綻放一下。但是他們不知道,倒春寒馬上就要來了,真正的春天還很遙遠,這次的倒春寒比剛剛過去的冬天還要殘酷,許多草兒熬過了漫長的冬天,卻死在了充滿希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