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之所以在影片之前缺席的孟加拉虎在一瞬間突然從船帷中衝出,縱身一躍咬死了凶惡殘暴的鬣狗。也完美對應了第二個故事裏派說他對殺死她母親貪婪凶狠的廚子恨之入骨,咬牙切齒,此時他的勇氣戰勝了恐懼,為了為母親報仇以及對自己生命的保存,他放棄了所謂的理性、摒棄了人道主義關懷殺死了窮凶極惡的廚子。在這特殊的環境下,派的內心的惡被誘導出來,本能的反應戰勝了理性思維,惡欲像猛虎一樣跳出,因為憤恨殺死了廚子,以及隨後中年的派回憶道他為了生存,被迫改變食素習慣,吃掉了廚子的肉。
(二)超我——至善境界,彰顯人性的光輝
當風暴席卷之時,整個日本船隻在被驚濤駭浪所吞噬。孟加拉虎趁著浪花,也衝向狹小的救生艇。少年派極力用船槳試圖把老虎推下船無果後,意識到孟加拉虎和自己一樣,也有強烈的求生欲望,故派內心恐懼而害怕。派不斷在有限的空間裏和孟加拉虎保持著距離,試圖劃清勢力範圍使之不要靠近,害怕其威脅到自身的生命。當遇到飛魚潮時,孟加拉虎饑餓難耐,跳下船捕魚吃,氣喘籲籲無力再跳上船。當看到老虎在海裏撲通折騰的費勁以及朦朧無助的目光時,派起了憐憫之心,最終內心的善意戰勝了之前的恐懼,扔下一塊木板讓老虎爬上救生艇,繼續與老虎共處一舟,由此看出少年派內心的轉變。此後派為了讓孟加拉虎能夠得以存活,他擬定計劃為老虎捕食。正是派對老虎的照料,使得理查德·帕克得以生存下來。在遭受最後一次暴風潮後,派喪失了所有的罐頭和救生用品以及自己精心搭建的小木筏。同時孟加拉虎也在狂烈呼嘯的暴風雨中精疲力竭,風暴過後,派隻身坐在孟加拉虎的身邊,輕撫著已經麵黃肌瘦、奄奄一息的孟加拉虎,流下了憐憫的淚水。
超我映射出派內心的良知和善意,同時也約束著非理性、衝動的本我。當派逐漸馴服孟加拉虎,孟加拉虎也不像之前那麼狂躁不安,在吃完食物之後懂事地呆在船帷中,看派的目光中也柔和了許多,印證了人到中年的派回憶說他在老虎的眼睛裏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三)自我協調本我與超我
自我像一個協調者,遊走在環境變化、超我、本我之間,努力調節著三者之間相互衝突的關係。在影片中,對於自我概念表達不夠明顯,但是影片通過對少年派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達試圖向觀眾傳遞其內心經久不息鬥爭的心理活動。例如:小時候派尤其反感別人取笑他的名字,此舉動流露出他本我的一麵。派用機敏、聰慧的辦法即是他試圖通過背誦π的小數點來讓同學們記住他的名字以此來消解同學們之前對他名字的誤解和嘲笑,不得不說這就是有效化解尷尬處境的一劑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