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麼“老好人”總是輸?(3 / 3)

另外,利他(Aultruism)和謙遜(Modest)的人格特質對成就動機和工作績效產生負向的影響。隨和型員工人格特質中的利他和謙遜等行為,會導致其成就動機減小,工作績效下降。利他的員工從他人的利益出發,隨時準備幫助別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因而其具有較低的成就動機;謙遜的員工不愛出風頭,即使具有足夠的工作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仍然保持低調,與那些有能力又善於展現自我的員工相比,這樣更追求內心的滿足而不是表麵上的成功,因而可測量的成就動機較低,工作績效也會受到影響。

2. 隨和型人格對任務績效(Task Performance)的作用不顯著,對關係績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的有正向作用。這一實證結論從人格特質與工作績效的關係的角度進一步剖析了“老好人總是輸”的深層原因。員工的人格特質能影響員工的工作績效,具有隨和型人格的員工並不太注重其完成的工作量,而是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際關係上。因此,隨和型員工在與工作績效直接相關的數量、質量、成本費用、時效上表現並不突出,而當前的企業大多是以這些任務績效指標作為考量和評估工作績效的主要指標,並據此設計相應的績效考核體係和薪酬體係,在這樣的體係下,隨和型員工自然不具有獲得較高報酬和收入的資格。

然而,隨和型員工在關係績效上的顯著表現為企業帶來了諸多益處。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他們作為組織運行的“潤滑劑”,會自覺維護組織的正常運行,能減少企業各個“部件”之間的摩擦,有效協調團隊成員和工作群體之間的關係,增強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企業的生產和運作效率。但是,關係績效的效果是長期的、抽象的、難以衡量的、不浮於表麵的,因而更容易被企業管理者忽視,這也是當前企業績效考核體係和薪酬設計體係的缺陷所在。

3. 成就動機在隨和型人格和工作績效的關係中發揮著部分中介作用。這一中介作用說明,隨和型人格並不是單純地、直接地對工作績效產生影響,其中有一部分效應是通過成就動機發揮作用的。具有隨和型人格的員工,其回避失敗的成就動機更為明顯,從而進一步影響到了其工作績效。深入思考發現這一結論也進一步說明,人格特質並不是唯一一個對隨和型員工的工作績效產生影響的因素,成就動機也不是唯一一個對隨和型人格和工作績效關係發揮中介作用的變量,“老好人總是輸”這一現象背後的理論機製具有一定的複雜性。

參考文獻:

1. 黃攸立,丁芳,趙勇.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組織承諾關係的實證研究.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34-37.

2. 王輝,李曉軒,羅勝強.任務績效與情境績效二因素績效模型的驗證.中國管理科學,2003,11(4):79-84.

3. 葉仁敏,Hagtvet,K.A.成就動機的測量與分析.心理發展與教育,1992,(3):14-16.

4. 張利燕.認知操作、認知方式與人格特征的關係.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學位論文,2004.

5. A Bandur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J,1986.

6. Atkinson JW (Ed.). Motives in fantasy, action, and society. Princeton, New Jersey: Van Nostrand,1958.

7. Costa PT, McCrae RR.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manual.Odessa,FL:Psychological Assessme- nt Resources,1985.

8. Costa PT, McCrae RR.The NEO-PI/NEO-FFI Ma- nual supplement.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 ssment Resources,1989.

9. Costa PT, McCrae RR.NEO-PI-R professional manual.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 PIR) and NEO Five Factor Inventory (NEO-FFI).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1992.

基金項目:科技部“食品中極端微生物的檢驗標準與風險預警研究”(國家公益性科研專項)(項目號:2013424)。

作者簡介:祁大偉(1982-),男,漢族,山西省臨汾市人,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學博士後,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管理、跨文化產業經濟與企業貿易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