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才會將第二家店開在第一家店旁邊。
會員製“綁定”數千粉絲
會員製不新鮮,但是在數碼銷售業內實行會員製絕對算是一個新鮮事。首先,數碼銷售專櫃很多,供客戶選擇餘地大;其次,數碼產品大多數一次性消費,重複消費的幾率低,所以沒有開展會員的必要。
但是張楠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那是傳統觀點,自己的觀點則是,現在數碼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其未來更大的市場不是在產品銷售上,而是服務上,比如升級、刷機、維修等,畢竟軟件升級換代很快,不是業內發燒友,很少有人能將所有軟件弄明白,他就需要專業服務。其實這個道理和銷售汽車是一樣的,誰都知道銷售汽車的利潤遠沒有後期服務利潤高,同時後期服務的利潤持續時間更長。
為了黏住客戶,他才推出會員製度。他的會員製很簡單,客戶隻需要繳納200元就能成為終身會員,軟件終身免費升級維護,谘詢免費,手機維修、配件購買可享受八折優惠。這個不起眼的決定,已經給他帶來了數千名忠實粉絲,僅靠這一項他就淨賺了幾十萬元。
做服務就不怕被模仿
那麼張楠就不怕對手模仿自己的服務嗎?張楠絲毫不害怕!他的理由是:做服務就不怕被模仿。好的服務是要把顧客慢慢變懶,讓他們把這些事都交給你來做,這樣就有錢賺。而且是急不得,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火鍋店都模仿海底撈,但是人們還是願意到海底撈去消費是一個道理,這個積累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從目前情況來看,效果不錯,來我店裏體驗過一次的,還會再來。舉個例子,很多客戶都是一家人來店裏,把手機、iPad丟到我店裏提出要求後,就去逛街,吃飯看電影買衣服,回頭再來拿東西,這充分說明,我們的服務也成為了日常消費的一部分。而且還有很多諸如白領、老板的客戶平時沒有時間研究軟件怎麼使用,他們會定期來店裏,跟店員直接谘詢,“我需要你們幫我做什麼”。
其實當你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消費者對你的服務也會產生依賴,這就是我店存在的核心價值。
開店格局有點另類,
回收二手數碼產品也很賺錢
張楠透露,“這店鋪形狀一定要是長方形,最好是一整麵都靠牆,另一麵可以進客人,這種格局保證有足夠的空間背景來展示產品,如果店鋪為正方形,則無足夠空間展示產品,雖然兩者麵積大小一樣,但在展示效果上卻大相徑庭。另外不能選擇四麵都能進客人的店鋪,因為不僅可供展示的背板沒有,就連一些小的配件都沒有辦法擺放齊全,影響生意!”
另外,回收二手數碼產品是一塊隱形利潤,每天商場裏都會有年輕人賣掉“玩兒夠了”的數碼產品,張楠隻需將回收過來的手機反手賣給專門收購二手設備的商家即可。每台能給她增加不少於200元的收入。然而一些高檔數碼產品,最多利潤竟能達到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