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與她無關。
早在六年前,她的心裏就進駐了一個叫“秦瑟”的男人,藏匿在靈魂最深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時候藏得深了,就深得以為自己已經看開,看淡了,其實一直都沒有。隻要有人微微一提起他的名字,她便早已情難自禁……盡管對方並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個叫“寧茗”的女孩,為了他始終保持著自己最初的美好。
記憶中,一張陳舊的畫報裏:一個少年坐在銀色的鋼琴邊,他清俊的臉上永遠都是沉靜的神情,透著莫名的憂鬱,但眼瞳明亮,猶如夜空裏最耀眼的星星。在他的眼裏,鋼琴是他的全世界,仿佛除了這個,他已再容不下其他,她一直覺得,他的靈魂與鋼琴的靈魂定是長在一起的。
第一次見到他是在鏡頭前,那時他14歲,她也14歲。他的眉眼間已有了蠱惑萬千少女的美色,鏡頭前的他永遠都是那麼心如止水般波瀾不驚,舉手投足間散發著淡淡的憂鬱氣質。他的演奏不但炫麗悅耳,而且追求速度,技法更是讓人讚不絕口,猶如索命的追魂曲,直引逗得她的十指蠢蠢欲動。每次聽到他的演奏,她隻覺得心跳劇烈,全身的血液都好像在倒流,總能輕而易舉地引起她靈魂的共鳴。
從小她也喜歡音樂,但自從聽到他的演奏後,她便更加沉溺其中,沉醉於他的琴聲,更沉迷於他這個人。
14歲,她被寧家掃地出門,被迫一個人討生活,但是不管她的生活過得多苦,他的所有唱片和專輯,她都省吃儉用地買下來,視如珍寶的同時又作為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每次聽到他的琴音,她都會不自覺地追逐他的節奏,就好像在與他同呼吸,共命運一般。
“所謂聽音樂,就是在旋律或音符裏尋找點什麼,發現點什麼。”聲音低沉磁性,這是他在一次大型演出後,回答記者時所說的話,但在寧茗聽來,這些話仿佛不是從熒屏裏傳來,倒像是從靈魂深處傳來,猶如天籟,讓她銘刻於心間。
那麼她在他的琴聲裏尋找和發現了什麼呢?
她發現了他的努力,他的執著,他的夢想,他的希冀,也包括他的憂傷,他的絕望……
但是,三年前,他麵對著全世界的鏡頭宣布退出樂壇,17歲的少年眉宇間清俊迷人,憂鬱氣質更加濃鬱,卻混雜著令人心碎的冷傲與決絕。
他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她正在一家餐館打工。餐館的正門所對的方向掛著一隻電視機,而她正背對著電視機給客人點餐,一個熟悉到令她心悸的聲音傳來,卻殘忍地宣布著令她崩潰的消息,那一個字一個字毫無意識地溜進她的耳朵,她完全怔住了,大腦頓時一片空白。半晌,有客人提醒她回神,她才反應過來,吃力地將剛才聽到的內容一遍又一遍地回想,連菜單從手中滑落砸到了腳,她都渾然不覺。
她不明白,他怎麼可以如此輕言放棄鋼琴,放棄全世界呢?
那日晚上,她渾渾噩噩地一個人回到家,狹小的屋子突然變得異常得空曠寂寥起來,她的精神支柱倒了,她開始手足無措,她一整夜都在默默聽著他的作品,直聽到自己心痛難耐,淚流滿麵。天亮了,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要找到他!即使茫茫人海猶如大海撈針,她卻堅信有朝一日,她一定會找到他!而這場尋人之旅,一晃已是三年,但她仍不願放棄,她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