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追蹤的間諜(2 / 3)

張夕兆對生產民用產品的軍工單位最感興趣,從談生意人手,套取了春城軍區的軍工生產潛力和武器彈藥的基本儲備情報。他又通過試探彩電行情,了解到某廠雷達掃描技術和電子幹擾技術,通過對彩電質量的議論,了解到春城牌彩電全頻道天線座是某廠生產坦克的底板餘料,天線是某廠生產飛機的最新鋁合金。

各有所求,各有所需。各位賓客酒足飯飽而去,張夕兆的腦子也滿載情報而歸。他回到雲夢賓館,連門都沒有關好,便興致勃勃地開始密寫。正在這時,郭安民醉熏熏地闖進門來。張夕兆的酒興被嚇跑了大半。當他回過神來發現郭安民已站在身邊時,他知道已無法隱瞞了。於是,一個破釜沉舟的計劃迅速形成。

“安民弟,既然你看見了,我也就不隱瞞了。坐下,我慢慢跟你談。”張夕兆鎮定了一下情緒,一邊說話,一邊關緊房門。

郭安民本已糊塗,一聽張夕兆要找他談一談便更糊塗了,但他也隻好糊塗地坐下。

“我是台灣派來的軍事情報局情報員。”張夕兆不動聲色地說。

“什麼?!”郭安民觸電般跳了起來,接著又慢慢坐了下來。“我相信你的話。”他一點也不糊塗了。

“我每月工資3000元人民幣。希望你參加我們的組織,每月工資不少於1500元。如果同意,你就負責春城至龍川的交通,另外利用你的照像技術翻拍點文件資料和風景照片就行了。我本來早就想跟你打招呼,但苦於沒有機會,今天總算如願了。”

郭安民的思維停滯在1500元人民幣上了。他摸了摸後腦勺,眼睛翻動了幾下,心裏算計著:僅僅是跑跑龍川,拍幾張照片就能每月賺1500元,這生意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

毫不含糊地答應了。

張夕兆為成功而高興,當即將一封密信交予了郭安民。

五、撲朔迷離

當春城安全局根據“425”專案組請求,於當晚在雲夢賓館找到“425”的下落時,“425”已訂好6月2日62次春城至T市的軟臥票。於是春城急電T市:明日62次啟程,全程賠送、準備迎接。

6月2日,“425”專案指揮中心敵情研究會議在緊張地進行著。大家對“425”案的具體情況掌握仍不很詳細,對“425”的間諜身份和所屬係統沒有定論。但根據4月25日

敵台廣播的密碼指令分析,張夕兆如果就是化名吳才德的潛特,那麼,張夕兆的間諜代號就是“425”;他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建點經營,收集軍情。據此,指揮中心決定:

1、由黎平帶一個組駐守B縣,劉野、黃木、廖思各帶一個組赴C市、D市、Y縣;

2、技術偵查采取緊縮戰略,嚴密控製“425”的一言一行,特別是他接觸的關係;

3、時刻保持熱線聯絡,會議結束,馬上行動。

B縣是“425”的老家。黎平等人來到B縣,並未發現張夕兆有何重大活動。漏控了麼?案情,就像那B縣的山路,若明若暗。

指揮中心根據“寧脫勿暴”的方針,迅速調整了作戰方案,對“425”實行定點控製。

根據有關情報,指揮中心分析認為:“425”東奔西跑地走親訪友,是為了在黃獅寨製造一次較大規模的集會,並拍成照片,然後向特務機關宣布成立了“同仁會”,好請功領賞。據此,指揮中心請求B縣縣委提供協助:對被“425”動員過的所有對象,各單位不予準假,同時控製交通。

6月15日,“425”設計的“集會”寥寥無幾人,隻得怏快而散。

回到家,“425”收到一封春城發來的電報,接過電報一看,刹時大汗淋漓,不知所措。心想,集會不成功,電報又被拆,一定是暴露了。目前逃跑無望,不如以靜觀動,再相機行事。於是,他終日閉門不出。

一晃就是半個月。一切都是一場虛驚。電報是楊揚要“425”買摩托車的普通電報;被拆隻是投遞人員的無意。

一切剛剛恢複平靜,指揮中心又一次接到春城情報部門的通報。化名吳才德的潛特又向台特駐緬1114站提供了我重要軍事情報。“425”不是一直在我們控製之中麼?難道搞錯了對象?難道“425”已建立了雲南交通線?案情分析會在緊張地進行著。各方麵的情報都說明“425”很可能已建立了雲南交通線。那麼,交通員是誰?楊揚?郭安民?汪真真?為此,指揮中心決定:

請求春城安全局迅速控製“425”的關係人。

與此同時,“425”於6月25日和7月5日兩次收到了敵台的呼叫。6月29日的交聯成功了。他感到危險已經過去。特別高興的是,寧婭收到了春城四舅的來信。“425”如獲至寶地接過那以四舅的名義轉寄來的敵特指令信,當即躲進廁所顯影詳讀……

六、秘密跟蹤

轉眼過去了半個月。“425”穿梭於B縣與Y縣之間,過著一段舒心而安然的日子。隻要收到8月5日的敵台答複,他就準備大膽地發展向西銀和萬路旺了。

7月27日,郭安民赴龍川進行29日交聯。

但是,郭安民沒有找到聯絡人李懷緬。

天黑了,交聯失敗和孤獨感使郭安民感到十分緊張,不時摸摸口袋裏的信,感到沉甸甸的不是滋味。

終於,他想出了一個既能卸下包袱,又好向張夕兆交待的兩全之策:他寫上緬甸密支那的收信人地址,姓名,貼上郵票往小街的郵筒裏一丟,然後像躲瘟疫似的快步離開郵筒,租車往盈江而去……

當天22點,指揮中心命令:

1、秘密逮捕郭安民,立即突審,並帶回章鳳邊檢站辨認李懷緬。

2、指揮汪青青在龍川車站尋找李懷緬。

3、控製“425”,零點準時拘捕,押回C市突審。

B縣。“425”往提包裏撿著理光像機……

龍川。密捕執行車在緊追著目標……

正在這時,指揮中心接到報告:“425”已買好30日B縣至C市的汽車票,時間早上6點,車次15,座號13。

與此同時,指揮中心接到黎平報告:“經查證,李懷緬因走私毒品,於28日被我武警巡邏隊抓獲。

B縣。“425”安然入睡,黃木小組整裝待發……

龍川,密捕執行車風馳電掣,眼看就要超過目標車……

“停止執行!”總指揮果斷命令。

“廖思小組速赴C市待命!”

“黎平小組馬上突審李懷緬!”

“劉野小組準備控製重點場所,‘425’可能有重大活動。務必通報其他專案組並做好現場取證準備!”

一切都在忙而不亂中進行著……

三路人馬會合C市,一場新的攻堅戰開始了。

“425”一下車就進行了一些例行的反跟蹤。接著又返回車站買好了一張下午4點返回B縣的汽車票。他是那樣的輕鬆和自信,揮手攔了輛劉野早已為他準備好的個體“的士”往白沙公園飛奔而去。

八一前夕,白沙公園裏一派節日景象。烈士紀念碑前擺滿了花圈。人工湖中正在進行全軍航模比賽。兒童樂園和水上長廊都擠滿了遊玩和觀看比賽的人們。

“425”一進公園就往人工湖跑,站在湖邊的擋浪牆上對著湖中連拍了幾張照片。接著擠上長廊來到洞庭島,在瀟湘亭後的第一排柳樹前,背靠樹杆用粉筆劃了一個圓圈,又迅速擠上了風雨橋。

劉野單手舉機取證,並迅速報告:“425”已發出安全信號。地點瀟湘亭後;方式,柳樹杆上劃圈;時間,14點30分。

廖思小組迅速駕駛三艘遊艇分遠中近和左中右對信號實施了交叉控製。

10分鍾過去了,沒有動靜,20分鍾過去了,還是沒有動靜。

14點55分,有一位年近花甲的人在瀟湘亭休息了一下,然後穿過“信號樹”往一座懷抱酒缸的“不倒翁”雕像前走去。廖思迅速按下錄像鍵,用遠焦鏡頭追蹤目標。

正在這時,他們的遊艇與“213”專案組蔣智的遊艇不期而遇。原來,他們的目光是交錯的,把網撒向了同一對象,於是,接頭對象被互相認定,“425”專案和“213”專案自然並案,兩張網連成了一片。

“213”專案對象名叫張如意。1949年參加反共救國軍敢死隊,武裝登陸潛回內地,改名換姓混入我政法機關,成立“愛國護民擁黨會”,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後因風聲太緊,逐辭職經商,到處流竄,終於逃避我打擊,隱藏近40年。改革的風浪蕩滌著汙泥濁水,同時也使沉渣泛起。1987年2月與台軍事情報局複聯成功,重新開展活動,氣焰十分囂張。

此刻,他正坐在雕像背麵的花台上,一隻手夾著煙漫不經心地抽著,另一隻手在花台下的小孔中哆嗦著。遠看似乎是在褲口袋裏掏著什麼,絲毫也不引起遊人的注意。頃刻,他站起身來,拍打了一下身上的灰塵,眼睛向四下望了望,當確信沒有異常情況後,便來到“信號樹”前,背靠樹杆站了一會,然後慢悠悠地走向風雨橋,樹杆上又多了個

“O”。張如意發出了交聯信號。

15時10分,“425”又回到了瀟湘亭,抽著煙,安閑地欣賞著湖中的遊艇。當他真真切切地看到樹杆上的“00”標誌之後,便丟掉煙頭大步流星地來到“不倒翁”雕像後的花台邊,將腳往上一放,裝做係鞋帶的樣子,迅速取出一個黑色膠卷盒,塞人褲口袋,順便扯出一條小手帕,擦了一把汗,又重新來到“信號樹”前,麵向樹杆點了一支煙便揚長而去。於是,樹杆上的信號已組成了一個反共同盟的三圈標誌:“000”。

劉野迅速取證,並通知指揮中心,“‘425,已發出撤離信號。”

15時20分,“425”坐上黃木為他準備的另一輛“的士”返回汽車站。開往B縣的最後一班車準時發車。黃木小組和廖思小組前引後跟,同時返回B縣。

至於張如意,那自然也是籠中之鳥了。

七、倉皇逃命

原來,台灣軍事情報局與張如意複聯成功後,苦於建立不了“天上來,地下去”的雙軌交通線。後來他們確認

“425”的交通線是可靠的,但又不能橫向聯係,於是建了這個“密藏點”,可誰知開張的鑼鼓沒打響,卻把喪鍾給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