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陸遊的愛國壯誌雄心(2 / 2)

在最後幾天裏,陸遊已茶飯不進,不能說話了。全家人圍在他身邊,滿含熱淚,悲痛萬分。這一天,陸遊忽然示意家人要坐起來,家人隻好扶著他坐好。他又讓家人把窗戶打開。大家怕他受風,承受不了,不肯開。陸遊顯出十分急躁痛苦的樣子,家裏人隻好給他開了窗戶。

此時,陸遊透過窗口,翹首北望,眼含熱淚,思緒難平。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時期,親眼看到金兵蹂躪中原人民,曾多次表示要揮戈躍馬收複失地,統一國家,但都被南宋朝廷拒絕了。

國仇未報,一腔愛國熱情隻好傾注筆下。他的強烈的愛國熱情,有增無已,“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他的報國壯誌,老益彌堅,“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做鬼雄”;他的收複中原的信念,至死不渝,“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幾十年過去了,山河依然破碎,百姓仍遭塗炭,自己壯誌未酬,所有這些,怎能不叫他“悲歌仰天淚如雨”?

詩人明白自己就要離開人世了,他又看了一會兒窗外,忽然指指書案,家裏人明白,他要寫詩。兒子端來了筆硯,跪在他身邊。

陸遊那顫抖的手拿起筆剛剛寫了“示兒”兩個字,便喘成一團。但他不肯作罷,用盡最後的力氣,哆哆嗦嗦地寫道: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意思是說:個人生死原是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可悲的是不能再看到國家山河的統一;等到有一天朝廷的軍隊收複了中原失地,家裏舉行祭祀時,千萬不要忘了把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啊!

陸遊,這位偉大而傑出的愛國詩人,直至臨終,心裏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國家領土的完整,國家的統一。這種至死不渝的報國信念,這種熾熱的愛國激情,多少年來同他那不朽的詩作一樣被人們傳誦,直至今天還在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

[旁注]

臨安 南宋朝廷1138年定行在於杭州,改稱“臨安”。臨安原為地方政權吳越國的西府,由於其經濟基礎好,此後便擴建原有吳越宮殿,增建禮製壇廟,改善交通,發展商業、手工業,使之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北宋時期,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

樞密院 唐、五代、宋等朝代的官署名稱,長官稱“樞密使”,主要掌管軍政。唐代始置,本在內廷用宦官為樞密使,執掌機要事務。五代時期建立崇政院,後唐代改稱“樞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軍事機密及邊防等事,與中書省並稱“二府”同為最高國務機關。

大散關 關中四關之一。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自古為“川陝咽喉”。為周代散國之關隘,故稱“散關”。散關是一個很重要戰略位置,及交通樞紐。

幕府 本指將帥在外的營帳。南宋時期,由於對金作戰的需要,都督府、宣撫使司、製置使司、安撫使司等機構都設有幕府,充任其幕僚者地位優崇,多為兼職或可兼他職。幕府對抗金全局及地方政治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後泛指軍政大吏的府署。

輪台 地處天山南麓,塔裏木盆地北緣,古絲路北新道上的繁華重鎮。漢代為輪台國地,漢武帝晚年頒《輪台罪己詔》中的輪台即此。漢宣帝時設西域都護府,治烏壘城。唐代設安西都護府後,輪台屬龜茲。

九州“九州”是我國的別稱之一。古人將全國劃分為9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大禹治水成功後,根據各地自然情況,將天下劃分為9州,以利於管轄。它們分別是: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閱讀鏈接]

陸遊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卓越詩人。他的作品基調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複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

愛國情緒飽和在陸遊的整個生命裏,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裏;他看到一幅畫馬,碰見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衝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裏去。這也是在旁人的詩集裏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