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楊業誓死保衛大宋(1 / 2)

曆史上最壯麗的愛國篇章當屬軍人“抵禦外敵,保家衛國”。從這個角度上講,兩宋時期愛國篇章的書寫者首先屬於軍事家,而北宋愛國將領楊業就用他的大手筆,書寫了軍人報國的光輝一頁。

楊業,又叫楊繼業,山西太原人。由於他勇敢地抗擊了遼國入侵,獲得了“楊無敵”的稱號。

那是在北宋太宗趙匡義時,北方契丹族建立的遼國,經常侵犯宋的邊境,傷害大宋百姓,掠奪財物。宋太宗任楊業為代州刺史,授右領軍衛大將軍,長駐代州,抵抗遼兵。

980年3月,遼國派耶律沙、耶律休哥帶10萬大軍,出兵代州北麵的雁門關,再一次侵犯宋境。警報傳到代州,楊業手下隻有幾千騎兵,力量相差太遠,大家都很擔心。楊業決定出奇製勝,帶領幾百騎兵,從小路繞到雁門關北麵,在敵人背後進行攻擊。

遼軍正大搖大擺向南進軍,不料三聲炮響,宋軍呐喊著從背後殺了出來。遼軍大驚,不知道宋軍有多少人馬,嚇得四散逃奔。

楊業更是一馬當先,揮動金刀連傷數名遼將,隨後又刀斬遼國駙馬蕭多羅,生擒遼國大將李重海,使遼軍望之喪膽。這時,雁門關守軍趁勢開關掩殺過來,接應楊業,前後夾擊,遼軍大敗潰逃。

這一仗,楊業以少勝多,打了一個大勝仗。宋太宗非常高興,特地給楊業升了官。

雁門關大捷以後,楊業威名遠揚。遼兵一看到“楊”字旗號,就嚇得不敢交鋒。人們給楊業起了個外號,叫做“楊無敵”。

過了幾年,遼景宗耶律賢死去,即位的遼聖宗耶律隆緒才12歲,由他的母親蕭太後執政。北宋王朝想趁此機會,收複以前被遼國占領的地方。宋太宗於986年派出曹彬、田重進、潘美率領三路大軍北伐,並且派楊業做潘美的副將。

楊業和潘美很快收複了好幾個地方,可呼延讚等卻打了敗仗,因此北宋王朝立即命令三路人馬全部撤回。部隊撤到狼牙村時,遼兵已尾追上來。

楊業對潘美說:“敵人追得凶猛,咱派出一支人馬吸引敵人,然後再派戰鬥力強的人馬,布下伏兵出其不意殺退敵人,這樣才能掩護大部隊撤退!”

可是,不懂兵法的監軍王侁,不同意楊業的建議,他帶著嘲笑的口吻說:“楊將軍不是號稱‘無敵’嗎?現在在敵人麵前畏縮不戰,是不是另有打算?”

這一句話把楊業激怒了。他說:“王監軍,我楊業並不是貪生怕死的人,不過現在情況對我軍不利,如果這仗硬打,會讓戰士白白送死。你說我怕死,給我3000人馬前去攻打頭陣。”

然後,楊業又對潘美說:“潘將軍,前邊有個地方叫陳家峪。我要是打了敗仗會撤到陳家峪,希望你能帶兵在那裏接應。這樣兩麵夾擊定能轉敗為勝。”

楊業出兵沒有多遠,果然遭到遼軍的伏擊。楊業帶兵衝入敵陣。隻見金刀上下翻飛,敵人紛紛落馬。楊業血戰幾個鍾頭,敵軍蜂擁而上,越來越多,他多處受傷,身上的白盔白甲,都被血染紅了。終因寡不敵眾,敗進陳家峪。

楊業到了陳家峪,正是太陽下山的時候。退到穀口,隻見兩邊靜悄悄,連宋軍的影兒都沒有。潘美帶領的主力到哪兒去了呢?

原來,楊業走了以後,潘美也曾經把人馬帶到陳家峪。等了一天,聽不到楊業的消息,王侁認為一定是遼兵退了。他怕讓楊業搶了頭功,催促潘美把伏兵撤去,離開了陳家峪。等到他們聽到楊業兵敗,又往另外一條小道逃跑了。

楊業在約定的地點連一個援兵的影子也沒見,氣得直跺腳。就在這時,敵軍又追上了,楊業帶領殘兵又和敵人拚殺起來。兵士們個個奮勇抵抗。但是遼軍越來越多,到了後來,楊業身邊隻有100多個兵士,可遼兵卻越來越多。